李曄倒也不急,就算王審知現在不降,等以後收復河北,天下徹底一統的時候,他還能觀望嗎?
能少流血就少流吧。
時間是站在大唐這一邊的。
就連河北李存勖也漸漸意識到天下大勢滾滾而來。
退回河北之後,沒有任何過激的行為,也是招撫流民,發展生產,畢竟內部不穩,也沒力氣爭奪外面。
黃河兩岸恢復平靜。
不過很多人知道,這種平靜只是短暫的,遲早有一天會被打破。
大唐不收復河北,豈不是跟中唐一個局面?
李存勖也不願退回河東。
更何況他手下的精兵猛將們也不願意放棄到手的權力。
河東以兵事起家,不可避免的導致武人力量過於龐大,各州的軍政財全在將領手中。
李存勖上位,秉承藩鎮的老辦法,還是藩鎮之位封賞有功將領。
如周德威平盧節度使,李嗣昭昭義節度使,段凝大同節度使等等。
相當是在走中晚唐的老路子。
現在因為面臨大唐的強大壓力,而團結一心。
周德威、李嗣昭等大將忠心耿耿。
但這種局面不會永遠維持下去。
或許李存勖也意識到了問題,採取的手段居然是以宦官和近臣為監軍。
等於又走上了大唐的老路子。
李存勖彷彿怎麼都繞不開這時代的魔咒。
正如歷史上他百戰滅梁,仍舊重蹈了大唐的覆轍。
即便李存勖意識到了問題所在,也沒有能力改變,河東是武人主宰一切,沒有將領們的支援,他這個晉王也坐不穩。
而且,他本身也是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