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苟出一個盛唐> 第四百八十九章 徐溫破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八十九章 徐溫破兗 (2 / 3)

徐溫卻以輔軍御前,領徐州兵退。

幾員牙將大惑不解,“我輩皆欲死戰,將軍何故退走?”

徐溫笑道:“泰勇都精銳,張萬進驍勇,恐徐州將士不能敵,本將愛惜爾等性命,所以退走。”

兗州所在的泰寧軍與徐州所在感化軍,雖是鄰居,但最愛攀比的往往是鄰居。

牙將們一個個跪在徐溫面前,面紅耳赤,“若不能破張萬進,我等皆願死於陣中。”

自投歸大唐以來,這一萬徐州精兵受到唐軍正兵的待遇,跟在梁軍中不可同日而語,李神福愛惜百姓,更體恤士卒,淮南、徐泗人心悉歸。

張萬進想要投名狀,徐州兵也想要。

徐溫大笑道:“爾等皆願死戰?”

牙將以刀刺臂,“不破張萬進,我等寧死!”

徐溫長子徐知訓拔刀刺地,振臂大呼:“大唐席捲天下指日可待,此大丈夫建功立業之時,諸位要戰,我父子當戰於陣前,與諸位休慼與共!”

牙將們大喜,各回本陣約束士卒,不多時,徐州軍氣勢大變。

歷史上的徐溫奸詐多疑,但同樣善用將吏,嚴可求、駱知祥捨棄大唐的招聘,甘願在他帳下充當幕僚。

此計也是三人商議的結果。

大唐取天下不可逆轉,名將良臣無數,若再無功績,恐埋沒於蓬蒿間。

所以徐溫才主動請戰。

得到了李神福的鼎力支援和信任。

徐溫擅於治理地方,但他並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吏,當年三十六人追隨楊行密起兵,只是一小小的伍長,此後十年,隨楊行密奪取寧國、淮南兩鎮,滅秦彥、趙鍠、孫儒等勢力,被楊行密升為衙內右直都將、左長劍都虞侯,以勇將視之。

只不過楊行密麾下將星雲集,徐溫戰功不顯,所以才默默無聞。

此時的張萬進已漸漸突破營壘,輔軍抵敵不住。

徐州兵從側翼迂迴,擊張萬進之右。

徐溫父子持刃在前,諸軍人人奮勇,破入兗州軍右翼。

自出戰起,兗州軍就一直壓著輔軍打,壓根就沒想過側面會突然殺出一軍。

張萬進自以為兗州軍精銳,但一支軍隊的氣質,絕不僅僅是裝備,而是從血戰中殺出來的。

鬥志、士氣才是戰爭的核心因素。

不然歷史上也就不會有那麼多以少勝多的戰例。

張萬進有奶便是娘,自以為可以恃強凌弱,豈不知徐溫、嚴可求、駱知祥早就把他看透了。

正常狀況下三萬二流軍隊絕攻不下雄城兗州。

即便李神福的七萬大軍全部壓上,也很難在短期內攻破兗州。

徐州軍一進入戰場,人人如虎狼,擇兗兵而噬。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