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愧對陛下,愧對大唐。”馬殷幾乎抬不起頭來。
李曄好生安撫馬殷及其隨從,這時城內也響起了呼喊聲:“大唐萬歲、大唐萬歲!”
韓偓低聲在李曄身邊道:“馬殷諸子皆欲血戰,行軍司馬張佶力勸歸降,暗中保護臣。”
李曄眉頭一皺,馬殷的幾個兒子也是酒囊飯袋的典範,歷史上,馬殷故去之後,五馬爭槽,湖南迅速衰落,被南唐攻滅。
韓偓說得輕鬆,但李曄知道其中的兇險。
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陷於刀兵之城,身周全是虎狼之徒。
不過兩人相交莫逆,有些話說出來就虛偽了,“張佶此人的確可堪大用,令其湖南輔軍司馬,與譚全播一起鎮撫楚軍,裁汰老弱,編練新軍。”
原本湖南之主是張佶,讓於馬殷,別的藩鎮叛亂不斷,唯有湖南將帥和睦,其中就有張佶的不小功勞。
換句話說,沒有張佶的鼎力相助,馬殷的位子不一定坐的穩。
馬殷肯定是要送回長安的,這樣的人,李曄不敢用,不過對張佶卻沒有任何疑慮。
有譚全播、張佶、韓偓三人配合,澧州城的降軍很快就被處理妥當。
從江陵送來的糧食棉衣一發下去,將軍最後的牴觸情緒也消失了。
對於普通百姓和士卒而言,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大雪漫天,嶺南山高水遠,想要進攻嶺南也不現實,糧食永遠是繞不過的一個難關。
嶺南不止劉氏兄弟一家,還有葉廣略、龐巨昭、劉昌魯、曲顥。
為了維持湖南地區的穩定,李曄一直留在澧州。
新的一年很快到來,這兩個月,李曄吃住都在軍營,尋訪各營將士,常與將士們聚飲,增進感情。
太子李裕受不了這一套,自去跟韓偓處理政務。
皇帝與二十萬唐軍掃平馬殷,全取湖南,始終是嶺南藩鎮們繞不過去的一個坎兒。
播州楊端最先送來供奉,除了錢糧醃肉,還有播州的戶籍版圖,奏表也極盡謙卑之能事。
當年南詔隆舜父子一心跟大唐死磕,播州數次淪陷,國內剛剛平定龐勳之亂,沙陀人桀驁不馴,在代北攻城掠地,僖宗無力估計南面,遂招募勇士自去播州平亂,許以永鎮斯土的權力。
楊氏不是第一批到達播州地區的,此前還有其他大姓子弟入播,卻是最能打的一批,楊端軍事統御能力極強,聯和漢家各大姓,擊敗南詔,征服土人,令南詔自此不敢北望播州。
唐廷設播州宣慰司,楊端為播州宣慰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