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曄將楊崇本送來的捷報傳喻三軍。
王建投降,成都歸唐。
三軍皆喜。
蜀中對大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沒有蜀中作底盤的大唐,始終讓人感覺差點什麼。
事實上,李曄根本不看好馬殷的西進,與大唐爭奪蜀中,只是軍事冒險。
就算此戰不利,只要南詔、松維握在手中,唐軍隨時可以捲土重來。
王建不得人心,馬殷同樣不得人心。
至少這個時期的馬殷,還提著刀子,揹負著蔡賊的惡名。
大唐丟失河朔一百餘年,丟失關東三十年,從大順二年王建封鎖劍閣起,大唐失去蜀中只有十六年。
十六年並沒有完全斬斷蜀中與大唐的聯絡。
雖然東川還在爭奪當中,但在李曄的眼中,這場蜀中爭奪戰,已經落下了帷幕。
楊崇本的捷報上還說楊師厚、王宗範二部正在攻打東川。
馬殷攻不下西川,更守不住東川。
如今,楊師厚正面進攻,楊鑑、王宗黯部在劍州厲兵秣馬,許存部圍攻黔州,譚全播襲擾後方潭州,只要有一路開啟局面,楚軍的形勢立刻土崩瓦解。
成都決戰,蜀中的大局差不多定了。
除了捷報,楊崇本還送來成都府庫的清單。
稻米一百七十萬石,麥九十七萬石,粟六十三萬石……
錢六百三十萬緡,金銀珠玉不計其數,與名畫古玩堆滿二十三間庫房,綾羅綢緞四十萬匹……
最讓李曄驚奇的是,查出的胡椒都有兩萬斤,還有珊瑚、翡翠。
就連鐵銅都有十萬斤。
李曄簡直無語,他在長安苦哈哈的過日子,連個宮殿陵寢都捨不得修建,老丈人在成都火力全開,竭澤而漁,大半個蜀中的財富都摟進了蜀王府。
李曄算是對這時代的腐朽有了認知。
至於楊崇本用什麼手段清點出來的,李曄不想知道。
難怪唐軍一踏入蜀中大地,士民便紛紛投效。
有了這些東西,李曄感覺自己成了暴發戶。
當然,李曄手中握有皇莊,皇莊兼營渭北農場與河隴牧場,連長安平康坊的生意也暗中插了一腳,不過得到的錢財全部用於國家社稷。
武營、軍俸、賞賜、將作監、皇城司、宣教司,所有用度都是從皇莊左藏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