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錢鏐收復鎮海軍舊地!呂師周、柴再用、周本、張訓等淮南將佐來鄂州見駕,劉知俊大軍向東挺進,能攻則攻,不能攻則掠,給朕把朱友裕、朱漢賓、蔣玄暉牽制在東面,江西水軍配合其行動。”李曄釋出一系列的命令之後,掃視眾將,斬釘截鐵道:“李神福必救!”
堂中將領無不瞠目結舌,從軍事角度上看,此舉出力不討好。
但李曄是皇帝,除了軍事層面,還有人心以及天下大勢。
楊行密離世之後,淮南軍的精華便在李神福、朱瑾、李承嗣三將身上!
如今臺濛的水軍已入朱溫之手,又有王景仁這種江淮大將,水陸皆通。
在朱溫整合淮南之後,唐軍拿什麼去跟他爭?
此其一。
其二,梁軍在淮南屠戮頗重,奴役百姓,逃奔江南,如果唐軍不能展現出能媲敵梁軍的戰力,新歸降的江南諸州,還會搖擺不定。
其三,天下大勢已經非常明朗,唐梁相爭於淮南,各大藩鎮都在看著,威信是打出來的。
大唐不振,就是因為接連的兵敗受辱,內外離心。
唐廷能不能把江南嚥下去,以及能不能獲取更多的利益,都在接下來的大戰之中!
“與其等朱溫吞併李神福,還不如我軍主動出擊。”李曄沒有過多解釋,很多東西只有自己領悟的才夠深刻。
王師範最先醒悟過來,“臣思慮不周,陛下恕罪。”
“無妨,與梁軍爭的不是一時勝負,而是長遠,可能會五年、七年,也可能十年、二十年,諸位萬不可懈怠。”唐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裘甫、龐勳、王仙芝黃巢、秦宗權一系列的天災人禍,早就耗空大唐的精血,與其說李曄是重振大唐,還不如說是再造一個新的大唐。
“末將等謹記陛下教誨!”
天覆二年七月,盛夏,唐軍大出。
李筠攻舞陽,高行周攻蔡州,郝摧攻申州,劉知俊攻舒州。
長江水面上,唐軍戰船浮萍一樣順江而下,就連江西水軍也主動掛起“唐”旗。
此時長江水面上唯一有威脅的就是王景仁部,不過此時的他正在攻防潤升二州,其他諸部,朱溫也不敢用。
鄂州至宣州段的江面被唐軍封鎖。
沿江小城,紛紛打起大唐旗號,彷彿一夜之間,昔日的江淮命脈重歸大唐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