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違反軍紀,李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原本想在西州等到塵埃落定,沒想到長安來的急信,讓李曄不得不回去了。
蟄伏兩年半的朱溫起兵攻趙匡凝。
“明是攻荊襄,暗中意在圍堵我軍,把大唐封鎖在關中!”劉鄩一眼就看破了朱溫的意圖。
西邊打下再多的領土都無法跟中土比,人口、經濟都無法相提並論。
李曄望著外間呼嘯的朔風,“是時候回去了。”
荊襄七州之地,雖說實力不俗,但在整合了中原、山東、徐泗的朱溫面前,仍是不夠看。
其實在李曄看來,整個中土的戰力都呈現一種下降的趨勢。
李克用當年戰黃巢之時,沙陀軍何等彪悍?睥睨天下,桀驁不馴,李存孝十八騎奪長安,而現在,一敗於鎮州王鎔之手,二敗於劉仁恭,木瓜澗之敗,讓李克用更加雪上加霜。
而朱溫也同樣如此,當年秦宗權蔡州軍十倍於汴州軍,朱溫百戰不撓,擊滅秦宗權,天下風雲大勢盡歸汴州,然而清口大敗、河中失手,已經讓梁軍聲威受挫。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楊行密和王建身上,楊行密一戰而滅號稱五十萬大軍的孫儒,清口迎戰如日中天的梁軍,甚至有了進取徐州的企圖,卻在身後蘇杭二州接連受挫。
王建佔據天府之國後,在跟荊南的成汭撕扯中接連失利。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第一代的梟雄們,銳氣已經在漸漸淪喪。
從黃巢之亂起,天下烽火燃燒了近二十年,而亂世彷彿看不到終點。
刀子會變鈍,人心也會疲憊。
所以朱溫雖然號稱十八萬精兵,在李曄看來,戰力肯定比不上清口大戰之前,精銳不是兩三年就能弄出來的。
不過即使如此,趙匡凝也不是朱溫的對手。
雙方實力差距太大。
“朕三日之後啟程,唐軍回返長安,西面之事,全託付於將軍!”李曄對劉鄩拱手施禮。
劉鄩亦還禮,“臣遵命!”
跟聰明人是不需要廢話的,而西州需要一個能領會李曄意圖的聰明人。
滿朝上下,除了劉鄩,李曄想不出第二人。
三日之後,李曄任命劉鄩為輔軍將軍,甘州以西的唐軍、輔軍皆歸其節制,實際上就是西域的最高軍事長官,還讓他儘快組建三萬輔軍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