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衛和皇城司的暗探已在外面守了一夜,李曄心中不免有些愧疚。
清晨的平康坊和夜間絕對是兩個世界,宿醉一夜計程車子們不得不離開溫柔鄉。
李曄雖然不喜他們的放浪形骸,但唐人風氣大抵如此,有些東西不是一紙詔令就能改變,當年李白、白居易都是青樓常客。
“今日放榜。”薛廣衡道。
反正是出宮了,也不急著回去,李曄尋了個客棧,洗漱一番,又吃了些小食,粟米粥和餺飥一下肚,精神就回來了一些。
如後世一樣,清晨的長安城最為忙碌,城外百姓早早挑了山貨野物城中販賣。
李曄居然看到了青菜,似乎是菘菜和韭菜,不禁大為好奇,他這個皇帝冬天能吃到青菜不算什麼,畢竟宮中有菜窖,老百姓也能吃到,就讓人意外了。
上去詢問,都快五十文一小束,比糧價貴多了。
最貴的不是這些,而是竹筍,一顆就要百錢,想來是尋常人家吃不起,所以挑到北城來賣。
這些東西一擺出來,半炷香不到的功夫就被搶購一空。
一些僕人模樣的人還叮囑下次多送些來。
看來什麼時候都不缺有錢人。
最多的是魚,一擔擔挑來,此時渭河、灞水都還結著厚冰,弄這麼多鮮魚絕非易事,價錢倒是比竹筍和青菜便宜很多。
這還是李曄第一次看到早市。
“放榜了!”
有人在東市大吼一聲,就像一顆石子投入湖中,市間忽然沸騰起來,人潮往北面興慶宮擠。
李曄等的就是這個。
以往張榜是在禮部南院貢院的東牆上,但現在禮部已經合併到政事堂,張榜也就改在了興慶宮,一切從簡,連這次的科舉也是從簡,四張大黃紙貼在宮牆之上。
但興慶宮外已經圍的水洩不通,馬車被堵在外面。
聲勢比去年的恩科大多了。
看熱鬧的比看成績還激動,彷彿中榜的是自己,指著皇榜上的名字大喊大叫:“這是崔家的大郎君,那是裴家的六郎君。”
李曄一行很不幸也被堵在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