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苟出一個盛唐> 第一百一十八章 科舉取士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一十八章 科舉取士 (2 / 3)

百姓困苦潦倒,水深火熱,王子公孫歌舞昇平,百姓怎麼可能不跟著龐勳黃巢作亂?

大唐人心,就是因此而失去的。

當然,此時的世家門閥遭到王仙芝、黃巢的摧殘,遠不能跟初唐時相比。

以前李曄是心有餘力不足,不得不依靠宦官和世家互相制衡,但現在李曄的皇權和兵權牢牢捆綁在一起,能做的事情太多了。

“陛下何不開制舉?”韓偓看出李曄的疑慮,諫言道。

制舉是由皇帝臨時下詔舉行的科舉。

既然開科舉,乾脆連武舉一起開了。

天下大亂,說不定能招來一兩個知名將才,再者也能表明朝廷求賢若渴的態度。

要做到絕對公平是不可能的,科舉勉強能維持一個相對公平。

不過對科舉和武舉的內容要稍加抉擇,常規科舉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等,制舉更是名類繁多,不下百種,李曄只能根據實際需要只開明經、明算兩科。

若不是明經中有策論,李曄連明經都想省了。

眼下是什麼時候?天下大亂,詩詞歌賦能挽救大唐社稷?

這年頭有閒情雅緻搞詩詞歌賦是些什麼人?

韓偓對武舉不怎麼上心,但對只開明經、明算頗有微詞,他本人就是詩詞高手,自帶文人視角,“陛下是不是有失偏頗了?”

李曄笑道:“眼下關中百廢待興,朝廷沒那麼多精力,其他的以後再說。”

見皇帝心意已定,韓偓也就不再勸了。

明年春天開科舉武舉的詔令一經發布之後,立即引來長安城的震動,特別只開明經和明算,讓不少識字之人躍躍欲試。

反而武舉沒有多少關心。

但凡有些武藝在身的,早就投了軍,也不用等皇帝的詔令。

不過這訊息在天下還是引起一陣漣漪。

汴州。

敬翔看著邸報,目光有些複雜。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