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曄看到敵騎中一員魁梧將領,一杆長矛上掛著兩具河中軍屍體。
千人矛陣被擊潰,敵騎一個迴旋,紛紛扔掉火把,再次橫掃中陣。
就在李曄認為河中軍潰散已成定局的時候,又是一支千人左右的矛陣被組織起來,擋在騎兵之前。
一個將領站在屍堆之上,指揮矛手集結。
是孟方同!
李曄大喜,自己沒看錯,這人果然不是怯懦之輩。
矛陣再度被沖垮,敵騎留下近百具屍體,但孟方同沒有放棄,大聲呼喝著什麼,河中軍不斷向他身邊集結。
步軍對抗騎兵,關鍵就是看陣列。
而且敵騎明顯不是重騎,關東李曄不知道,但在關中,李茂貞絕對養不起一支三千人的重騎兵!
其實李曄弄出的百來餘重騎,只是給馬披了一層薄甲,還算不上重騎兵。
當年太宗李世民三千玄甲騎兵一戰破竇建德十萬大軍,李茂貞若有三千重騎,早就橫掃關中了。
五代之後的西夏有鐵鷂子,遼有皮室軍,金有柺子馬鐵浮圖,宋岳飛有背嵬軍。
重甲騎兵一度縱橫戰場,成為戰場的寵兒。
敵騎似乎也發現了孟方同這根中流砥柱的存在,兵鋒直指孟方同所在的屍堆。
集結在孟方同周邊已有兩千兵力,長矛再度豎起。
李曄屏住呼吸,若孟方同擋不住這股騎兵,很可能河中軍就此崩潰。
這是意志與勇氣的較量,很可惜河中軍還是敗了!
孟方同一個人的意志與勇氣無法傳遞給河中軍。
而敵騎在對方大將帶頭衝鋒下,士氣高漲。
騎兵轉眼淹沒孟方同所在的屍堆。
野狼般的呼嘯聲再度響起,變成河中軍潰敗的前奏。
失算了,李曄心中驚慌,彷彿賭徒輸掉自己第一場牌局。
河中軍遠道而來,主觀上沒有意願在此死戰,因為這不是他們的戰爭。
不少河中軍扔掉長矛,掉頭就跑。
潰敗一旦形成,就像決堤的洪水。
任何大戰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左翼河中軍崩潰,右翼肯定也支撐不住。
李曄心中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