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苟出一個盛唐> 第四十八章 民心軍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八章 民心軍心 (1 / 3)

粥棚沿著朱雀大街一字排開。

親眼見了流民,才知道這年代百姓是真的苦。

寒冷雪地,衣不遮體,骨瘦嶙峋,眼神呆滯,表情麻木,只在捧起粥碗的時候,眼中多了絲活氣。

李曄和皇后都是一身常服,沒有刻意宣揚自己身份,身邊還有平原,平時活躍的小丫頭現在變得沉默了,深居宮中的她何曾見過這樣的人間慘劇。

特別是一些孩子跟她年紀差不多大,站在雪地裡瑟瑟發抖。

也有一些長安平民混進流民隊伍裡,但很快就被禁衛軍查出來,流民的那種飢寒交迫是演不出來的。

解決流民問題,光施粥是不夠的,也沒有那麼多糧食一直施下去。

還有住的問題,沒有地方躲避風雪,他們很難熬到春暖花開。

李曄把施粥的任務交給皇后和李漸榮,自己帶著一營禁衛去南城清理房子。

緊挨南門的幾個坊,在黃巢之亂中破環最為嚴重,久而久之,就成了無人問津的地方。

李曄和禁衛軍一同清理。

城中居民不少是認得李曄的,他走到哪裡,人就跟到哪裡,彷彿後世的明星一般,見皇帝親身勞作,也跟著一起做事。

人多力量大,天快黑的時候,清理出兩個坊,勉強能遮風擋雪。

韓偓領人送來一車車的乾草和乾柴,乾草鋪床,乾柴取暖,有了這些,流民總算有個溫暖的家了。

流民在兔崽子們的帶領下,有序的進入坊間,麻木的臉上終於多了一些活氣。

李曄沒有回宮,而是跟親衛都留在流民坊裡。

流民一路輾轉,歷經艱辛來到長安,除了飢寒,還有恐懼。

有時候恐懼比飢寒還要可怕。

而大唐的皇帝在這裡,能讓他們安心。

親衛都分成十二隊,輪流巡夜。

李曄一直在流民坊住了三天,睡乾草,喝粥,沒搞任何特殊,人心都是肉長的,百姓的眼睛也都是雪亮的。

皇帝以身作則,流民坊很快被清理出來,長安的流民乞丐都有了容身之所,不用在風雪天裡挨凍。

第三天的時候,太陽出來了,流民臉上的寒氣被驅散,終於流露出喜悅和生機。

粥棚也從朱雀大街搬到了南城流民坊,每天供應兩頓濃粥。

難民還有一大問題就是孩子居多,差不多三千多人,從五六歲的孩童到是十三四歲的少年,而且大多失去親人,不管他們,很容易滋生新問題。

留在這裡也不放心,李曄索性將他們帶回大明宮。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