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不比從前了,有了兵權,腰桿子都比以前直了不少。
從前他還是神策軍左中尉的時候,誰見到他都客客氣氣的。
悔不當初啊。
不需要韓全誨反駁,手下人直接跳出來了,“大膽裴贄,公然在朝堂上對宰相不敬,該當何罪?”
裴贄冷笑道:“本官只是就事論事,張中丞不要胡亂栽贓。”
眼看要吵起來,李曄不得不發聲了,負責又是一場扯皮大戰,“諸位,韓相也是一番好意,裴侍郎也無惡意,如今流民遍地,諸位還有心情看燈會嗎?”
李曄的話基本就為這場爭執定了性。
韓全誨勢力大,但能大的過皇帝?
很多人忽然心中生出警覺,權宦一手遮天的日子似乎一去不復返了。
韓全誨額頭上冷汗直流。
能擠上宰相位置,腦子肯定沒問題的,之前一直主張皇帝投奔李茂貞,說穿了,就是想永遠把宰相位置攥在手裡。
他也明白李茂貞是在利用他,但他不在乎,誰是皇帝無所謂,只要他是宰相就可以了。
權欲就像藤蔓一樣在他心間野蠻生長。
明眼人都知道大唐撐不了幾年了。
所以他才找李茂貞這條後路。
不過現在這條後路似乎有些不穩了。
連帶的,他在朝中的地位也有些動搖了。
見無人說話,李曄慢悠悠道:“不過還是有人體諒朝廷的難處,獻上四千石糧賑濟流民。”
紫宸殿裡忽然就安靜下來。
四千石絕不是小手筆,一般人拿不出來。
很多人不友善的目光投向裴贄。
“你們不用猜了,是崔昭緯崔相公!”李曄不打算隱瞞。
“嗡”的一聲,臺下議論開了,崔昭緯這手玩得漂亮啊,眼看就要失勢倒臺,四千石糧食穩住了陣腳。
這筆買賣太划算了。
很多人以為這是是崔昭緯老謀深算,殊不知是崔家長子崔昭緯的手筆。
而且這裡面似乎透著另一層意思,崔昭緯倒向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