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曄總算能睡個安穩覺了。
後世他算是半個肥宅,沒上進心,工作也是能混就混,愛睡懶覺,上班遲到是常事。
但穿越到了唐末,感受到時時刻刻懸在頭上的利劍,他怎麼睡得下去?
天沒亮,就醒了,醒了就開始擂鼓。
這是他定下規矩,三通鼓,所有人必須集結完畢,否則一天沒飯吃。
這些十六七歲的小夥子正是貪睡的年紀。
更是胃口特別好的年紀。
這個時代,所有人都朝不保夕的,沒人會賴床。
三通鼓畢,兩百四十二號人,直挺挺的站著,有人眼睛都沒睜開,衣冠不整,但已習慣了軍令。
李曄只說了一個字:跑!
大明宮是大唐盛世時建造的,面積頗大,一圈下來差不多十多里。
李曄原本想表現一下,跑在最前面的,結果沒想到,這時代的人,腳力體力都不差,反而遠遠把他甩在後面。
李曄很尷尬。
但小夥子們卻很感動,雖然不知道皇帝陛下這麼折騰他們是為了什麼,但皇帝始終是跟他們在一起的。
這時代人,普遍都有忠君愛國的思想,只要朝廷做的不要太過分。
長安是大唐的心臟,就算沒親眼見過大唐最繁榮昌盛的年代,也從家中長輩嘴裡聽到過,天然就是大唐擁護者。
跑了一個時辰,李曄上氣不接下氣,但小夥子們還意猶未盡,幾個體力好腦袋瓜子靈光的就跑過來攙扶李曄。
李曄感覺沒面子,想板著臉,裝威嚴,但威嚴早已掃地,只能笑罵一聲。
和李曄相處久了,就摸清了他的脾氣,知道李曄是個隨和的人,只要不犯他的軍規,在他面前就不用太顧忌。
長安市井裡來的少年,總帶著些市井的鮮活氣和野性,李曄能從他們身上感受到奮發向上的精氣神。
這也影響到了他,讓他覺得自己還是一個年輕人。
在後世,二十七歲的確是年輕人。
但在大唐,娃都有十一二歲了。
李曄自己就喜當了六個孩子的爹。
太陽露頭的時候,庖人送來早飯,除了粥,居然還有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