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子用一根烏油黑棒子,和沙僧的降妖寶杖一般無二。
沒錯,三王子用的兵刃,和孫悟空三人用的兵刃一模一樣,簡直是上天早有安排,讓他們留下自身傳承。
三個王子到的時候,玄奘他們還沒吃晚飯,三王子性急,問道:“你們幾個是人是妖,說出來免罪!”
玄奘道:“貧僧是人!”
“你這和尚模樣周正,頗有幾分高僧模樣,便算作是人了!”
這話就特麼不是人話,什麼叫做算作是人?還能算作不是人麼?
不對!
這話倒也沒錯!
披著人皮卻不算是人的,世上有千千萬萬個,無甚奇怪之處。
趕了這麼長時間的路,豬八戒早就飢腸轆轆,對著齋菜一陣猛吃,對於三王子的話充耳不聞,半點不應。
沙僧欠身道:“我等俱是人,面雖醜而心良,身雖夯而性善。”
孫悟空道:“看你穿著打扮,想來也是個大家子弟,怎的以貌取人?豈不聞‘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乎?”
子羽是孔子的學生,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子羽是表字,本名澹臺滅明!
沒錯,就叫這個名字!
子羽的容貌非常醜陋,孔子曾經有嫌惡之心,但打出有教無類的招牌,人家來求學卻是不能不收。
收徒之後,發現子羽雖然貌醜,但本性純良、品德高尚、勤奮好學。
於是乎孔子感嘆:“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二王子道:“大明的文化,我們也有所學習,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前方還有一句‘以言取人,失之宰予’。”
孫悟空道:“這話何意?”
“宰予能言善辯,盡會說好聽的,但卻言行不一,課堂睡覺,被罵為‘朽木不可雕,糞土之牆不可杇’。
說出來的和做出來的不同,你們說的雖然好聽,誰知道真假。”
孫悟空聞言張口大笑。
大王子道:“有什麼好笑的?”
孫悟空道:“你該把教你們漢文化的老師趕走,那貨學藝不精,只會望文生義,純屬誤人子弟!”
“哦?此言何解?”
“孔子見宰予課堂睡覺,和他往日言行不一,訓斥‘朽木不可雕,糞土之牆不可杇’,實際上卻只是誤解。
宰予能言善辯,但身體不好,支撐不住了才打瞌睡,並非懶惰貪睡。
孔子日後知曉此事,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並主動把這些事宣揚出去。
不論是‘以言取人,失之宰予’還是‘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全部都是告誡,不要被表象迷惑,眼睛耳朵都會欺騙你,實踐才能檢驗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