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界,把法海引導成魔羅漢,又讓阿茶三七永佔地府,想來地藏王菩薩會有幾分怨言。
同樣是上個世界,搞倒了峨眉派陳拾一脈,扶持風陵師太成為峨眉掌門。
風陵師太修佛,在佛門看來,峨眉山是普賢菩薩道場,算是一處善緣。
同樣是大唐雙龍,寇仲登基之後,物阜民豐,更貼近於家庭的觀音菩薩逐步成為主流,香火日益旺盛。
至於曾經拆毀的佛寺,呂雲澄百分百保證,每一處都是藏汙納垢之所。
倘若是真正的得道高僧,不僅不該怪罪,反而應該感激才是。
誒,對了。
我好像不只是天庭吏部尚書,在靈山貌似也算是個禮部侍郎吧?
“引導成仙,記錄仙篆”是吏部的事情,那麼“教化眾僧脫俗緣”就應該算是“禮部”的事情了。
靈山的“禮部尚書”是誰來著?
應該是文殊菩薩吧!
&nmp!
就在呂雲澄胡思亂想的功夫,一個碧綠頭髮的龍女怯生生的走了過來,小聲說道:“道長可是東華帝君?”
“是,女娃娃很可愛啊。”
“多謝帝君誇讚,菩薩有請。”
“帶路吧!”
這龍女是觀音菩薩的隨侍龍女,也被稱為“捧珠龍女”,和東西南北四海均無關,和十二元辰也無甚關聯。
龍女是佛門二十四諸天中的“娑竭龍王”之女,曾經向佛陀進獻寶珠,也就是她捧在手裡的這一顆。
此珠被稱為“如意寶珠”,又叫作“摩尼寶珠”、“無價寶珠”,曾得佛祖佛法加持,具有非常強大的法力。
因其成道之時年僅八歲,因此一直都是童女模樣,千年未有變化。
觀音菩薩在紫竹林珞珈崖,紫竹林則是在普陀山一處清幽山谷中。
山谷四面有高山環抱,口外雙峰對立,鳳翥龍伸,苔蘚肥厚,蒼潤欲流,粗略看去,氣勢已極雄渾奇秀。
等走進谷中一看,地勢愈發開展,平原繡野,樹樹繁花,盡態極妍。
一步踏入,氣候立變,天氣固是日麗風和,景物更是清淑明麗。
花開似錦,草軟如茵,白雲撐空,飛泉若練,另有紫竹百頃、神木萬株。
竹林之內,時常有珍禽奇獸與惡蟲毒蛇出沒,梟鸞並集,鹿虎同眠,看似有些彆扭,卻異常的和諧。
樹色泉聲,花香鳥語,嵐光雲影,石韻松濤,端的靈境無邊,觀賞不盡。
早聽人說過,普陀山景物靈奇,終古清淑祥和,琪花瑤草,四時皆春。
山內所有生物,無論多兇惡的毒蛇猛獸,俱受菩薩佛法感化,並育同遊,而不相悖,共躋仙域,永息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