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諸天縱橫,從武林外傳開始> 第626章 紫娘子水淹金山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26章 紫娘子水淹金山寺 (2 / 6)

事實上,當初呂雲澄和法海三人對戰的時候,修為和法海差不多。

能夠以一敵三,一靠陣法,二靠戰意,三則是因為對方人心不齊。

這些年,呂雲澄修為大有長進,法海也不是在原地踏步。

在金山寺決戰,法海佔據絕對的地利優勢,金山寺護寺陣法碾壓下來,呂雲澄也會感覺到頭痛。

畢竟諸天萬界的佛門陣法,都有一個最基本的特性——耐打!

耐打!

特別耐打!

靠著防禦便能讓人感覺到絕望。

金山寺眾僧大多不贊同法海,但他們的修為遠遠不如,而且人已經抓了,不能直接就給放了。

不管願意不願意,只能咬著牙暫時認可法海的做法,等到此事結束之後,再考慮更換方丈的問題。

……

本世界的寺廟,大多喜歡把敵人關入佛塔,金山寺當然也不例外。

就在西湖的堤壩上,有一座高高豎起的佛塔,名喚“雷l峰塔”。

這座佛塔的來歷,可以追溯到佛門最為鼎盛的南北朝時期。

南北朝時期佛門鼎盛,尤其以梁武帝蕭衍對於佛門最是信奉。

蕭衍甚至曾經四次出家為僧,逼得朝臣不得不花費重金,從佛寺中贖回這位“皇帝大菩薩”,可謂丟臉至極。

著名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有一種說法便是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每年建十座佛寺。

另外,和尚不能吃葷,也是蕭衍的傑作,他從浩如煙海的佛經中找出幾條論據,並強行定為清規戒律。

昔年蕭衍曾經和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問對,詢問佛法功德之事。

蕭衍問道:“朕修建了這麼多的寺廟,塑造了這麼多的佛像,抄寫了這麼多的經書,有多少功德在身啊?”

菩提達摩答:“無有功德。”

蕭衍大怒,把菩提達摩逐走,這才有了達摩祖師一葦渡江之事。

菩提達摩走後,金山寺初祖與蕭衍論佛,對蕭衍禮敬佛門多加讚譽,說他有大功德在身,壽元綿長。

蕭衍大喜,收集天下金剛白玉石,召集三千巧匠,花費二十餘年時間建造了這座佛塔,贈與金山寺。

巧的是,佛塔建造完成的時間,剛好是太清元年。

那一年,有一個叫侯景的人投靠了蕭衍,深受蕭衍重用。

數月後,侯景發動叛亂,最終帶兵攻入梁國都城,把蕭衍活活餓死。

就如同菩提達摩說的,蕭衍做的一切都不過是表象,是為了求長生而和神佛做的單方面交易,不是誠心正意。

因為過度的講求形式,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得百姓苦不堪言,有此結局,方是因果迴圈、報應不爽。

金山寺初祖說的也沒錯,蕭衍死的雖然非常憋屈,但活了八十六年,當了四十八年皇帝,華夏曆史上比他活得久的皇帝並不多。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