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九十年,佛像方才落成,海通和尚卻早已圓寂。
樂山大佛乃彌勒佛之坐像,高與山齊,背山面江,依山鑿石而成,腳下江水滔滔,船行如蟻,蔚為壯觀。
單是其一雙“佛眼”,每隻也長逾丈五,可知佛像本身如何宏偉。
只是不知這雙長逾丈五的佛眼,能否看透世間眾生種種苦惱?能否撫慰他們的內心?
旁的不知道,至少有兩人的苦惱是撫慰不了的。
這兩人一個年約八歲,淡青衣衫,圓圓臉蛋古靈精怪。
不過這小孩並不像同齡孩子般四處嬉戲,他每天皆要由早至晚蹲在大佛腳畔,量度江邊水位三次,風雨不改。
他叫斷浪,是“南麟劍首”斷帥的兒子。
每日測量水位,不是為了測算水文氣候,而是因為先祖留下的兩句話:水淹大佛膝,火燒凌雲窟!
“水淹大佛膝”自然是江水漲潮,可這“火燒凌雲窟”又該作何解釋?
斷浪不知道,斷帥只告訴他這是斷家先祖留下的訓誡,是斷家重新崛起的希望。
所以,哪怕斷浪很想出去玩,也只能老老實實的測量水位。
另一個覺得苦惱的今年十一歲,年紀雖然幼小,眉宇間卻可見英俊瀟灑,長大之後必然是貌比潘安的俊男。
他叫聶風,是“北飲狂刀”聶人王的兒子。
聶風的命運比斷浪還要悽慘許多。
五年前,他的母親顏盈受不了鄉下的窮日子,拋下他們父子跑路,聶人王因此爆發了聶家瘋血,整日瘋瘋癲癲,時有暴虐殺戮。
聶風小小年紀,便開始在冰天雪地中追尋父親,幸得一醜漢“鬼虎”傳授輕功身法和點穴手,這才沒有追丟。
前些時日,聶人王僥倖清醒,卻不想帶著聶風回鄉下隱居,而是要和斷帥比武。
聶風不喜歡比武,因為比武往往伴隨著死亡,他厭惡死亡,他想要回鄉下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可他還不是刀腿雙絕的風中之神,他只是一個十一歲的幼童,根本就無力阻止。
樂山大佛上,斷帥和聶人王已經打在了一起。
聶人王沒有使用雪飲刀,想要憑藉自身武道境界擊敗斷帥。
斷帥沒有使用火麟劍,因為他已經察覺到劍中的邪異,不甘心被火麟劍操控。
不過如此交手,聶人王卻是大佔便宜。
因為聶家的傲寒六訣不用雪飲刀也能施展,斷家的蝕日劍法必須配合火麟劍才能發揮出威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