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劍在原劇情中並無高深戰績,能排在第一,八成還是因為這是嬴政的佩劍。
天問入劍匣淬鍊多時,出匣的一刻,便已經迫不及待的顯露鋒芒。
呂雲澄對於陰陽五行確實很熟悉,且不說九陰九陽兩門神功,單單是長生訣,便剛好包含陰、陽、金、木、水、火、土七種屬性。
以呂雲澄的修為,把長生訣轉化為劍法,並沒有什麼難度。
不過此時天問寶劍在手,用長生劍氣就有些不合適了,寶劍輕輕一橫,已經刺出婉轉優雅的一劍,左手劍指隨之出招,招式卻至陽至剛,勢大力沉。
左手天問一劍——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右手天問五劍——焉有虯龍,負熊以遊!
招式名稱出自屈原的,此詩從天地離分、陰陽變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現象,一直問到神話傳說乃至聖賢兇頑和治亂興衰等歷史故事。
陰陽家的神號是從屈原的而來,呂雲澄以對之,也算是一種另類的“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更何況左右手的劍招相互配合,就好似一對恩愛的夫妻,其中招式變化的意境,赫然是湘君和湘夫人。
劍氣臨身,緋煙雙手結印,玉足對著地面重重一踩,兩條土龍飛射而出,卷向呂雲澄的劍氣。
土行之術——皇天后土!
呂雲澄劍氣迴旋,好似飄渺雲霧,讓人感覺見到了雲霧之神。
天問二劍——地方九則,何以墳之!
劍招均是從宋缺的“天問九刀”演化而來,只不過又蘊含了中九位神仙的意境。
天問三劍——陰陽三合,何本化無!
天問四劍——增城九重,其高几裡!
天問六劍——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天問七劍——天式縱橫,陽離爰死!
天問八劍——女媧有體,孰制匠之!
天問九劍——天命反側,何罰何佑!
九劍齊出,九劍歸一,便是呂雲澄自創的天問劍法的第一招。
劍七·天問!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