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用出最擅長的絕學,怕是舉手投足便能殺人,因此心中縱有千般鄙薄,也不敢稍有表露。
他們可是聽說了,呂雲澄一拳頭下去,能把人炸成粉末,連一片骨頭都存不下來。
《劍來》
呂雲澄懶得搭理那些頑固派,更沒興趣在儒家也創立一宗,和伏念、顏路論道幾日,又在伏唸的引薦下,見到了荀子。
用荀子的話說,儒家分為文宗和武宗,他是文宗的長老,並不會武功。
實際上……雖然有些對於先賢不尊重,但這話真的……真的是欺負老實人啊!
荀子不僅會武功,而且武功非常高深。
想想原劇情中,荀子曾經揮了揮手,便把藏書閣混亂的竹簡恢復原狀,這完全是掃地僧出場才有的逼格。
掃地僧什麼級別?機械降神的級別!
實際戰力不好評價,但荀子對於大道的領悟,絕對已經達到了本世界的頂峰。
只不過他的境界太過高深,已經到了不縈於外物的地步,追求的是內心的完善、靈魂的超脫、思想的傳承,比武較技卻是不必。
呂雲澄也不強求,和荀子論道一番之後,便飄然離去。
經此一役,呂雲澄的名號徹底傳開,從精通道法的有道全真,變成了儒道兼修的絕代高人。
如今的呂雲澄,已經可以底氣十足的說一句:半神半聖亦半仙,全儒全道是全賢,腦中真書藏萬卷,掌握文武半邊天!
當然,如果換成“坑神坑聖亦坑仙,騙儒騙道還騙賢,坑蒙拐騙用不盡,人送外號呂老奸”,似乎也沒什麼不對。
在小聖賢莊裝了個逼之後,呂雲澄返回秦國。
雖然是地宗宗主、大秦國師,但呂雲澄平日裡既不住在咸陽城,也不住在太乙宮,而是住在剛來的時候建造的木屋。
不是為了顯示隱士高人的逼格,而是以此試驗“戰神殿”。
小聖賢莊之行,讓呂雲澄對此有了更多的感悟,對於很多東西都已經有了思路。
只要能把思路化為行之有效的辦法,哪怕只領悟出水磨工夫,花費十幾二十年,對於呂雲澄而言,也沒有什麼打緊。
呂雲澄早就已經脫胎換骨,壽元大大增長,有充足的時間可以消耗。
這日,呂雲澄正在試驗一種思路,忽然聽到一個銳氣十足的聲音:“學生李斯求見。”
李斯?
呂雲澄心中一動,道:“你求見的是呂宗主,還是呂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