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浪的武功配製,遍數整個古系武俠世界,也是最頂尖的。
昔年帝王谷主蕭王孫與藍大先生戰於泰山絕頂,藍大先生持百斤大鐵錘,蕭王孫用的卻是根衣帶,至柔敵至剛,激戰一晝夜後,兩人成為知己。
後結合兩人至剛至柔絕學,匯成一部《滄浪劍法》,為沈浪所得。
柴玉關編出了一個“無敵寶鑑七十二種內外功秘笈”哄騙武林群雄自相殘殺,卻不知這東西真的存在,而且就在沈浪手中。
除此之外,自相殘殺的武林人士遺留的秘籍,大多落入到了柴玉關手中,最後也為沈浪所得。
他還有一把昔年大俠展夢白留下的古鐵怒劍。
可以說,整個江湖的氣運,至少有六七成匯聚到了沈浪身上。
內功、輕功、掌法、劍法,無一不通,無一不精。
後人評價“四個十年”,李尋歡是“仁者無敵”,沈浪則是“無雙無對”。
哪怕是學究天人的王憐花,也被沈浪掩蓋了幾分光輝。
這樣一個人物,呂雲澄能忍到現在才提出切磋,當真是忍的非常辛苦。
沈浪自然能感受到呂雲澄的磅礴戰意,他雖然不喜歡和人動手,但既然來了,來都來了,不打一場怎麼行。
……
“啷~”
紫薇軟劍從呂雲澄腰間彈出,呂雲澄左手捏了個劍訣,右手手腕連翻三次,三個劍圈環繞向沈浪的胸腹。
這一招並非闢水劍法,而是華山劍法中的“青山隱隱”,劍勢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鏘~”
沈浪真氣催動,寶劍自劍鞘內彈出,好似在寂靜幽深的竹林裡撥動琴絃,頗有一種“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的瀟灑。
一劍出,如高山流水,直瀉而下,一發而不可收拾,又如離弦之箭,有去無回,不可抑止。
出海多年,觀大海風浪,看潮起潮落,沈浪的滄浪劍法早已登峰造極,更上層樓,內功更是到了“敵強則強,敵弱則弱,因勢反擊,收發隨心”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