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憐花聽聞此句,眼冒精光,興致大起,和他鬥武的尚有沈浪,能文鬥武鬥一起來的,卻只有眼前這位小友了。
他卻不知,呂雲澄是提前做好了“答案”,真才實學怕是還不如孫小紅。
“纖腰怕束金蟬斷,寒鬢斜簪玉燕光。”
“黃鸝久住渾相識,青鳥西飛意未回。”
“簾前春色應須惜,樓上花榻笑倡眠。”
王憐花每出一招,便誦唸一聯詩句。
每一聯詩句均出自兩位詩人,原本絕不相干,但配合著王憐花的精妙招式,卻又讓人覺得,這兩句詩本就該如此組合。
呂雲澄同樣舞劍吟詩,不過並沒有這般炫技,只是根據招式引經據典。
用“纖雲弄巧”,便誦唸:“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用“雨疏風驟”,便誦唸:“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用“樓臺煙雨”,便誦唸:“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王憐花唇紅齒白,修眉朗目,面色白裡透紅,有如良質美玉,呂雲澄劍眉星目,面如傅粉,容色似玉,溫潤澄澈。
兩人均是天下有數的美男子,出招之時,均帶有一股極具吸引力的邪異魅力。
若是不知情的,怕是會覺得兩人是孿生兄弟。
前番林仙兒和藍蠍子打架,好似蜂飛蝶舞,美不勝收,呂雲澄感嘆女人打架最好看了。
此時和王憐花這一番切磋,在孫小紅看來,比林仙兒和藍蠍子美妙一百倍一千倍。
打架好不好看,和男人女人無關,只和顏值有關。
大歡喜女菩薩也是女人,她打架絕不會有一個人說美。
王憐花和呂雲澄都是男人,可動起手來,身形之優美,出手之瀟灑,動作之靈秀,怕是傳說中的公孫劍舞、霓裳羽衣,也不過如此。
兩人出手越來越快,招式越來越巧。
呂雲澄和劍光融為一體,讓人分不清哪裡是劍,哪裡是人,王憐花則好似一朵盛開的曼珠沙華,血紅色的花瓣閃爍著奇異的魅力。
紫色和紅色交織在一起,劍氣和詩歌混合於一身,形成一種難以言說的邪異美感。
哪怕踏前一步會墮入地獄,也會有無數人飛蛾撲火。
孫小紅雙目放光,想到自己已然拜師王憐花,若是也換上一身紅衣,和呂雲澄切磋演武,琴瑟和鳴,那該是何等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