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員道:“大蘇學士知道呂中丞彈劾王參政的事情麼?”
蘇軾點點頭。
吏員又道:“今天又發生了大事情,王參政也彈劾一人。”
蘇軾道:“是彈劾呂中丞麼?”
吏員臉色精彩,小聲道:“卻不是,而是彈劾富弼老大人!”
蘇軾驚道:“富老疾病纏身,十次常朝倒有九次是告假的,好不容易陛下宣召,都得是用肩輿抬進偏殿,基本都不怎麼參與朝政,又不礙王參政變法之勢,王參政為何要彈劾他?”
吏員詫異道:“大蘇學士是在戲弄小人麼?”
蘇軾詫異道:“什麼意思?”
吏員見蘇軾神色,訕訕一笑道:“王參政彈劾富相的理由便與您所說有七八分相似,我還以為您知道呢。”
蘇軾愣了愣道:“你仔細說說。”
吏員道:“王參政的原話是,宰相之大位,天下唯有一個,所謂坐而論道者也,如今富弼疾病纏身,十次常朝倒有九次是告假的,好不容易陛下宣召,都得是用肩輿抬進偏殿,這樣的宰相,連個擺設都算不上。這倒也是罷了,可惱的是,此人倚老賣老,背後搗鬼扇風,抵制變革,為群醜之後盾,此所謂既不入座又不論道者也!”
吏員一一演示甚至連王安石的神態都模仿得幾分相似,讓蘇軾都有些忍俊不禁:“你這個促狹鬼!”
他想了想道:“就是不知道王參政彈劾富公,卻是為何?”
吏員輕聲道:“無非便是覺得參政之位不足以變革,想要再往上走一走唄,將富公趕走,他便好上位了。”
“瞎說!”蘇軾斥道,“宰相大位,豈能如此兒戲,當年包孝肅何其剛正,也不敢做此等事,何況他王安石。”
蘇軾所說的是嘉祐四年的事情,時任三司使的張方平由於買土豪的財產,被包拯上章將其彈劾免官;由宋祁接任,包拯又彈劾他;宋祁被免後,就由包拯以樞密直學士之職暫任三司使。
對此,歐陽修說:“包拯是所謂牽牛踩踏了田而奪了人家的牛(所謂蹊田奪牛),處罰已經很重了,可他又貪圖肥缺來做那個職務,不也是過分了嗎?”
包拯因此待在家裡,以躲避代理三司使的任命,仁宗不許。
許久後,包拯才出府任職。
吏員聳肩道:“包孝肅剛正廉明,自然不會做這等事,王參政麼,嘿嘿,卻是不知道咯。”
蘇軾喝道:“堂堂參政,也是你能嚼舌根的,小心你的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