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宓被安排與楊士奎等人一桌,距離王韶等人不遠,王韶看到了陳宓,笑著招手,陳宓站起來走過去——今晚就是來露臉的。
王韶那一桌就是整個文會的中心,許多人都盯著那一桌呢,王韶的動作以及陳宓的舉止頓時引起了大堂內諸多人的注意。
陳宓走到王韶那一桌,先與王韶見禮:“年伯安好。”
王韶旁邊一人笑道:“子純兄,這個難道便是靜安四句的作者陳靜安?”
此言一出,整個大堂頓時譁然。
有低低的聲音響起,諸如‘啊,這就是陳靜安’、‘原來陳靜安當真如此年輕’、‘酸了酸了,人家不僅年輕,還特麼的如同傳說中那般風姿卓越’……之類的話,因為很多類似的聲音,便形成了低低的嗡嗡聲。
王韶笑道:“來,靜安,我與你介紹一下,這位是起居郎蘇頌蘇丈人,這位是兵部員外郎範純仁範丈人,這位是李泰李子和,你們該是老熟人了,子容兄、堯夫兄,這位便是陳宓陳靜安了,哈哈。”
陳宓心道,原來是這兩位啊。
他不敢怠慢,趕緊作揖:“見過兩位丈人。”
宋朝士大夫之間,流行互稱“丈人”。
《曲洧舊聞》載:“近歲之俗,不問行輩年齒,泛相稱必曰‘丈’。不知起自何人,而舉世從之。”“丈”字之前,有時候還會加上排行,如司馬光被稱為“司馬十二丈”。
所以陳宓雖然心中覺得好笑,但並不會犯一上來就喊大人這等貽笑大方的稱呼。
範純仁笑道:“最近聽靜安二字,耳朵都聽出繭來了,南豐先生的關洛宴記一文,記載得可是頗為詳盡,某卻是不太相信裡面所說之什麼陳靜安是為大宋人樣子,今日一見,卻是不得不信啊。
世兄不必多禮,你是張宗師的弟子,張宗師與先父乃是至交好友,咱們便以兄弟相稱就是。”
陳宓心中一喜,趕緊順著杆子往上爬,趕緊道:“是,範師兄。”
範純仁是范仲淹的次子,在朝中人脈可謂是深廣,與這位搭上線,以後許多事情便好操作許多了。
蘇頌笑道:“靜安的靜安四句,算是將讀書人的職責都給說了個透了,老夫前幾十年渾渾噩噩,直到聽到了靜安四句,才恍然大悟,靜安功莫大焉。”
陳宓連忙稱不敢。
桌上另一位李泰卻是正眼都不看一下陳宓,陳宓也不願意多說話,聽王韶囑咐幾句,便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楊士奎趕緊讓陳宓做自己的身邊,招呼陳宓吃東西:“靜安,先抓緊吃點東西,一會就該進入正題了。”
陳宓笑著點頭,挑揀幾樣好吃的填填肚子,同桌有敬酒的,他也陪了幾杯。
喝了酒,氣氛便熱烈起來,文會也漸漸進入了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