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從李元芳開始> 第七百九十八章 遼帝駕臨雁門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九十八章 遼帝駕臨雁門關 (2 / 3)

“太傅,萬一那鄉軍不放我大軍進雁門關,我們真的要在關外駐紮,派遣使者往來談判麼?”

耶律延禧騎在踏雪千里紅上,看向遠處的雁門山輪廓,眼中不禁湧動出深深的思念。

半年多前,他在得知遼軍前線勢如破竹地連下大宋重城時,就迫不及待地御駕親征,來到了這片蕭太后和遼聖宗曾經縱馬馳騁過的土地上,然後開始處處碰壁。

如今不僅丟了燕雲,更有將遼軍最精銳的主力葬送在這裡的風險,好在蕭兀納以退為進,在無比劣勢的情況下跟宋廷簽訂盟約。

現在大軍不僅帶著在中原擄掠的財富,安安穩穩地回到了雁門關之前,還有機會重奪燕雲這塊要地。

“只要除去那支突然冒

出來,由宋人賤民組成,最後卻趁著我們主力不在,撿了便宜的鄉軍,朕就能回南京了,現在卻還要等?”

一聽到耶律延禧這麼說,蕭兀納就知道不好,這位的脾性又要發作,趕忙曉之以理:“陛下,我們已經簽訂了盟約,如今大軍過雁門、進燕雲,是名正言順的事情。”

“如果鄉軍一而再再而三地阻止,那我們發兵攻城掠地,就更加順理成章了!”

“事後歲幣照樣拿,榷場依舊開,相比起那些利益,難道不能再等幾日麼?”

想到遼國內部的貴族,確實渴望南朝的許多商品,如果兩國斷了互市,那他回去後也要焦頭爛額,耶律延禧強忍不悅地道:“好吧!好吧!等入了燕雲,朕一定要將那些叛徒殺個乾淨,以洩心頭之恨!”

這話也是萬萬不能說的,但蕭兀納已經攔不住,也不想攔了。

他甚至沒法阻止遼軍的大肆擄掠財物,有了那些財物,接下來就不能一心一意地進攻鄉軍,可沒有那些財物,說不定路上就會譁變,只能聽之任之……

所以蕭兀納得談判。

他要的不僅是大義名分,還要觀察對方的軍力士氣,避免主力精銳被鄉軍大破的情況。

那種可能性看似不大,但原本也沒有人相信,鄉軍能拿下燕雲,現在依舊發生了。

再加上遼軍主力如今計程車氣實在一言難盡,萬一真的發生那種數萬破二十萬的情形,就萬劫不復了……

不是丟燕雲,而是要亡國!

所以再行了一段路程,蕭兀納立刻派出斥候,前去檢視雁門關的情況。

雁門對於中原大地來說,要早到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曾進行著名的軍事改革“胡服騎射”,籍此大敗異族的入侵,建立了雁門,後來名將李牧奉命常駐雁門,防備匈奴,更大破匈奴十餘萬騎,使得匈奴不敢寇趙。

而雁門關的稱呼,則來自於大唐,那時北方突厥崛起,屢有侵犯,唐駐軍於雁門山,於制高點設關城,戍卒防守,此處也以險著稱,後來被譽為“中華第一關”,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

在宋朝,雁門關一帶則曾經是宋遼激烈爭奪的戰場,後世傳頌的楊家將,主要就是在這裡大顯身手,為國立功。

其中更有楊業楊令公,多次以少勝多,大敗遼兵,被譽為“楊無敵”,但後來被監軍威逼,陷入重困,最後麾下士兵全部覆沒,他自己身負重傷,為遼兵所拿,寧死不屈,絕食為國。

蕭兀納遙遙看著這片關隘,喃喃低語:“天神保佑,希望那位‘林無敵’,也步上‘楊無敵’的後塵,飲恨於此吧!”

但很快斥候的回報,卻是帶來了一個不出意外的壞訊息:“鄉軍鎮守雁門關,沿途十五座大小軍寨,皆有重兵把守,毫無退兵之意。”

蕭兀納臉色微沉,立刻道:“你們再探,看看那個皇城司提舉高求在不在!”

斥候去再探,蕭兀納則對耶律延禧解釋道:“此人是鄉軍在朝廷裡的官方依靠,他如果被鄉軍扣下了,我們就有了更好的發難藉口!”

耶律延禧咬牙切齒,拔出腰間的寶劍,唰唰揮舞兩下:“不用太傅說,朕也記得這高求,大名府外襲擊我營地的秦明,就是此人的麾下,朕要將這高求與那秦明碎屍萬段!”

蕭兀納看了看這位暴跳如雷的天祚帝,也不知這位為何這般記仇,只能安撫孩子道:“會有那麼一日的!會有那麼一日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