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守住!!”
河北西路,定州。
相比起保州和瀛州的相繼被破,這座軍事重鎮,已經支撐遼軍的攻打足足有九日。
城內城外橫屍遍地,攻城器械的碎片也到處都是,守城將領聲嘶力竭的高吼著,期待著勝利的到來。
他們也確實敗不得了,如今的河北分為東西兩路,東路的首府自然是北京大名府,西路首府就是真定府,定州一失,真定府十之八九也就守不住了,到時候河北恐怕要淪陷大半。
“還有一日!守住!!守住!!”
正在城中上下奮力,眼見著就要取得一場輝煌的勝利,突然下方一陣騷動,然後遼軍中爆發出震天歡呼。
守將往外眺望,就見遼軍的後方,一杆醒目至極的旗幟飛速移動了過來。
那是一面長五尺,高三尺的三角形旗幟,分紅白黃黑綠五色,沿邊佈置齒牙,旗上有飄帶,旗心繡飛龍,旗邊繡火焰紋,底色以純色犛牛尾製成,正是遼帝的大纛(dào)。
纛是最古老的軍旗名稱,是古代軍旗之首,可以單獨出現在天子的儀仗中,也可以出現在旗的頂端,因為天子有六軍,所以古代的軍隊也被稱之為“六纛”。
契丹深受中原文化影響,遼帝出行,自然要豎起天子的大纛,歷史上的蒙古也受到這個影響,成吉思汗設立了著名的九斿(liú)白纛,成為蒙古的權力象徵。
而今這面旗幟,出現在定州城外,也就代表著遼國天祚皇帝,御駕親征,蒞臨戰場。
這位遼帝的出現,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一方面是遼軍士氣大振,進攻之勢更加兇猛,另一方面城上的宋軍也意識到,就算撐過了十日,對方也不可能退卻了,一定會死戰到底,將定州城徹底吞下。
這段時間積累的疲憊和壓力,瞬間沖垮了他們的心理防線,很多英勇計程車卒倒下去,就永遠地陷入了沉睡,那守將也露出惶惶之色,突然唰的一下拔出佩劍,橫在脖子上,就要自盡。
直到親衛左右抱住,才頹然放下佩劍,跪倒在地,嚎啕大哭。
眼見樓車推進,契丹勇士登入城中,趕來接駕的蕭奉先立刻道:“陛下大纛所至,宋人倒戈以降,大遼天威!陛下天威!”
耶律延禧發出得意的笑聲:“奉先真乃我大遼的肱骨之臣也,此番滅南朝,臣子之中你當記首功!”
蕭奉先大喜過望:“多謝陛下!!”
“完了!定州也完了!”
不遠處的山林中,一支小隊無比悲慼地看著家鄉城破,被如狼似虎的遼人殺入城中,火光四起,哀嚎遍地,卻不得不往後退去,遠遠避開。
這支隊伍為首之人名孟康,是位身材修長,面板白淨的漢子,此時喃喃低語:“定州也沒了……我們該怎麼辦啊?”
正在此時,身後一人突然道:“大夥兒去滄州投河北鄉兵團吧!”
孟康聞言一怔,他從小就喜歡船隻,入船塢也學過不少製造船隻的技術,滄州臨靠渤海,自然是去過的,相比起滄州的偏遠,肯定還是定州更加富庶,為何反去投那臨海州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