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出了乾清宮,這位錦衣衛掌事眉頭皺起,又好生奇怪。
他之前應該暗示清楚,側妃李氏這一胎並不穩,按照醫師所言保不住的可能性極高,裕王也沒有聲張,為何陛下如此牽掛?
難道說陛下的身體……
陸炳趕忙搖了搖頭,將這個想法拋開,陛下春秋鼎盛,絕不會如此,所關心的也只是皇嗣安全而已。
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陛下對於兩位王爺的態度偏向,可以確定下來了,長幼本來就有序,景王又不遭陛下待見,直接說出暗害兄長子嗣的話來,哪裡還有上位的希望?
定下心神,回到錦衣衛衙門,陸炳招來十三太保裡辦事最沉穩的朱仲,吩咐下去:“裕王府和景王府的人手多多加派,再安排些僕人進去,保護懷有身孕的裕王側妃李氏,一定要看護好,腹中孩兒切不可讓賊子加害!”
朱仲心頭同樣詫異,卻是不敢詢問原因,但想到詔獄內的情況,有些為難:“都督,近來詔獄內還關著鬧俸的臣子,百官頗有微詞,人手恐有不足……”
陸炳這才想起來,還有那件欠俸事件,煩惱地按了按眉心:“那事還未消停啊!”
過年欠俸,爆發一場巨大的風波。
數百名官員一同上書,奏本如雪花般飛入宮中,彈劾內閣六部,有些言辭激烈的,將閣老和六部堂官罵了個遍。
如果單純的參奏謾罵倒也罷了,誰還沒經歷過這一遭呢,關鍵是內閣唯一的閣老呂本是個經不住事的,胡宗憲此前駁了聖意,又奉命去了薊鎮,巡視前線……
沒了能鎮住場面的重臣,本來一場可以鎮壓的風波愈演愈烈,最終險些變成了群毆,憤怒的中下層官員衝入六部,堂官都有受傷的,錦衣衛也不得不出面。
陸炳對於這些拿不到俸祿的官員是抱有同情心的,但眼見時隔四十年的“左順門事件”有再次重演的危機,只能抓人關押。
嘉靖對此毫不理會,在這種事情上又恢復到往昔無為而治的狀態,自然而然的,群臣矛頭一轉,開始痛罵錦衣衛。
昔日首輔嚴嵩是奸佞,萬惡之源,現在輪到陸炳這位太子太保、大都督了……
陸炳再度搖頭,將這個可怕的念頭甩出去,沉聲道:“抽調人手回來,那些官員折騰不起大風浪,一切以皇嗣為重!”
朱仲想到胡宗憲不在京師,那些出名的刺頭又各有監視,一切盡在掌控之中,領命道:“是!”
……
“此去南京,阿母一路保重!”
京師碼頭,密密麻麻的船隻停靠在泊位上,漕工上上下下,忙碌不已。
海瑞位於其中,毫不起眼,正與一位老婦和一位抱著孩子的婦人告別。
“此番怎的如此急切?”
海母看著這個兒子,眼睛裡網著一層血絲,臉上瘦得顴骨暴露,心疼地擰了擰眉:“你自從大興縣回來後,就悶悶不樂,有事不要強撐,明白麼?”
海瑞抿了抿嘴,應了一聲:“孩兒……明白!”
那一日,他沒有跟著百官上書,但終究由於海筆架的直名,被上司提防,怕他帶頭鬧事,故意派了個差事調離出京,在大雪天裡衝風冒寒,趕去了大興縣賑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