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寶斜了一眼,對著哭唧唧的陛下視而不見,反正很快陛下都不記得自己哭過。
但這一回,不會了。
因為嘉靖正在無聲哭泣,外面突然有匆忙的腳步傳來,等到訊息傳到馮寶耳中,他為之一怔,卻不敢不稟告:“主子,海瑞回來了!”
嘉靖怔住:“海瑞……”
馮寶以為這位記不得了,想要提醒,但張了張嘴,又不知該怎麼說。
總不能說就是上了《治安疏》,將你罵得狗血淋頭的那位吧……
但顯然,嘉靖根本不需要提醒,將被子一掀,猛地跳下床來,上半身前傾,大袖往後一收,眼睛死死盯著前方:“終於!朕終於等到他回來了!”
馮寶渾身一哆嗦。
這股身穿單衣,在大冬天依舊不懼寒冷的氣勢……
昔日乾綱獨斷,掌控一切的主子萬歲爺,又回來了?
“快!快宣海瑞!”
“不,朕親自出城迎他!”
嘉靖繞著太極八卦床轉了幾圈,就下定決心。
雖然親自出迎,難免折損了帝王顏面,但他實在迫不及待了。
這最後的希望,一定要把握住!
“起駕!”
當嘉靖的帝輦從紫禁城內出發,前朝立刻被驚動。
內閣之中,呂本和李春芳第一時間動身,去向皇太孫和胡宗憲求助,萬萬不可節外生枝。
而那兩位正在與六部九卿的堂官們,商討對蒙古俺答汗的攻勢。
經過這些年的勵精圖治,吏治軍力已是煥然一新,如今九邊的摩擦,再非蒙古韃子連連挑釁,而變成了大明邊軍屢屢進擊。
當然,大規模的交戰還未爆發,目前的名義是對塞外白蓮教的掃除,俺答汗直接將白蓮教捨棄,並連連致歉,卻還是沒能緩和局勢。
十多年前庚戌之變的血債與恥辱,不是一時見勢不妙的假意服軟,能夠一筆勾銷的。
不過大明上下如此強硬,除了以俞大猷、戚繼光、譚綸為首的軍方將領前線一封封捷報外,還有首輔胡宗憲以及監國皇太孫的鼎力支援。
此時的皇太孫未滿十歲,卻如同十三四歲的少年郎般,目光平和,氣度沉靜,聆聽著群臣的彙報。
但凡年幼監國的皇子,向來都是得一份資歷,真正的治國經驗少之又少,畢竟懵懵懂懂的年齡,又知道什麼國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