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他聽說傅榮華已越過大相嶺險關,佔領了滎經縣城的訊息後,興奮了好幾天。
趙爾豐發揮想象,傅榮華佔領滎經縣城後,很快就會到達雅州。大軍從雅州出來是一馬平川,可以直驅成都外圍。
只要傅榮華的大軍趕到成都,城內外的清軍裡應外合,完全可以打敗圍城的同志軍。
可是過了幾天,聽說傅榮華被堵在滎經縣城裡出不來時,趙爾豐像嚥了氣的皮球,癱軟在總督寶座上。
趙爾豐決定,將還留在成都的陸軍中學堂和陸軍小學堂的學生,全部編成學生軍,發放槍支彈藥,作為一支護城的生力軍,派往城門增援。
趙爾豐又令城外的親信魏楚帆,召集各地的巡防軍,同時收編潰散的清軍殘部,組建起東路衛戍部隊,任命魏楚帆擔任衛戍司令。
魏楚帆將剛組建的衛戍部隊開到成都附近,以便策應總督衝出省城。
現在城外還有傅榮華、端方和武威帶領的三路救兵,正在趕往成都的路上。
雖然沿途都有同志軍的阻擊,但是他們隨時都有可能突破防線,到達成都的外圍。
因此,圍城的同志軍一致認為,在趙爾豐的救兵趕到之前,必須想辦法,儘快攻破城門,活捉總督趙爾豐。
且說廖春雷打聽到親友夏之時率新軍步兵一隊,隨魏楚帆的東路衛戍部隊進駐龍泉驛。
他知道夏之時在日本留學期間,加入了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
回四川后,總督趙爾巽懷疑他是革命黨人,便不予重用,僅委任他在新軍十七鎮裡當了個小小的步兵排長。
於是,廖春雷寫一封信,派人送到龍泉驛,聯絡革命黨人夏之時,鼓動他拉東路衛戍部隊裡的新軍起義,川北同志軍將配合其行動。
陳長亭派人去附近的北較場,摸進陸軍小學堂找到林梅山,要他發動傾向革命的學生做內應。
在川北同志軍進攻北門的時候,設法開啟城門,接應起義軍入城。
林梅山和楊萬里去聯絡城內的革命黨人和袍哥,準備組織敢死隊,裡應外合攻打城門,為同志軍進城掃清障礙。
在省城以外,各地的袍哥和革命黨人組織起義軍,加緊攻打當地的州府和縣城。
同時佈置防禦陣地,堅決阻擊傅榮華、端方和武威的三路救兵趕往成都。
卻說革命黨人吳玉章,在參加廣州黃花崗起義失敗後,奉孫中山之命回四川,負責領導保路運動。
吳玉章九月回到家鄉榮縣,與同盟會員王天傑、龍鳴劍,召集各場鎮同志軍五千餘人,在榮縣雙古場發動武裝起義。
起義軍迅速攻佔了榮縣縣城,知縣大人倉皇逃走,革命黨接管了縣衙。
吳玉章和王天傑等人召開群眾大會,向全國宣佈榮縣獨立。
榮縣在全國率先脫離了清政府的統治,建立起中國第一個獨立的縣級政權——榮縣軍政府。
四川各州縣紛紛效法,推翻當地政府,獨立的風潮席捲全川。
榮縣宣佈獨立後,清廷驚恐萬分,再次從湖北抽調清軍入川平叛。
湖北新軍早先被端方帶走了新軍精銳,後來清廷又多次從湖北調兵入川鎮壓保路運動,造成武漢三鎮兵力空虛。
武昌的革命黨人抓住時機,緊急召開會議,大家認為現在是發動武裝起義的絕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