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方則趁機彈劾趙爾豐,要求將他撤職查辦。他想把趙爾豐從四川總督寶座上拉下來,然後自己再設法坐上去。
面對清政府的強硬態度和切實彈壓,成渝兩地的袍哥首領互相聯絡,準備聚會共商對策。
哥老會以著名袍哥首領秦載賡的名義,召集川內各路袍哥首領,到資州的羅泉井鎮召開“攢堂大會”。
羅泉古鎮盛產井鹽,鎮上的鹽商人人購買了鐵路股票,他們為會議召開做好了準備工作。
在同盟會代表龍鳴劍、王天傑和楊萬里等人的安排下,川中各地袍哥首領秦載賡、侯寶齋、羅梓舟、劉英俊、廖春雷、張達三、侯國治等二十多人應邀參加會議。
下午先在鐘鼓樓上舉行預備會議,正式會議於當天晚上在福音堂召開。
會議以袍哥聚會的形式,在深夜秘密舉行。
會議室內點燃紅燭,香菸繚繞,案桌上供起關公牌位。
來參會的川中各路袍哥舵把子,每人手捧一束香,莊嚴肅立在關公牌位,一起結義盟誓,共同推翻清政府。
大家分析了形勢,明確了鬥爭的目標,商定了行動綱領。
這次會議改變了保路運動的方向,即由原來的和平爭路款和路權,轉變為發動武裝起義,最終目的是推翻清王朝,史稱“羅泉會議”。
會議決定,立即將四川各地的保路同志會改建為保路同志軍,利用廢約保路的名義,積極開展武裝反清鬥爭。
同志軍以袍哥為主力,因地制宜地舉行全川武裝大起義。
龍鳴劍針對武裝起義所涉及到的軍紀糧餉,敵我情報,以及槍彈來源等問題作了細緻分析和佈置。
同時推舉秦載賡負責川東,侯寶齋負責川南,羅梓舟負責川西,張達三、侯國治負責川西北,廖春雷負責川東北的起義工作。
卻說侯寶齋回到新津後,借辦自己的六十大壽為名,召集川南各路豪傑,在西門外王爺廟為自己做壽,著名的“四方同志九成團體”成員和鄰縣哥老會頭領都來參加慶賀。
看官,這“四方同志九成團體”是什麼來頭?且容在下對侯寶齋做些簡單介紹。
侯寶齋,新津縣花源鄉人,自幼學武,成年後在縣衙裡當捕快班頭。
一次,新津縣“仁字號”哥老會的週四爺在遭遇仇人襲擊時,侯寶齋見義勇為,出手殺死其仇人,得到週四爺的青睞,並將其引薦加入哥老會。
侯寶齋仗義疏財,仁慈厚道。在新津曾自掏腰包創辦勸工所,專門收容無業青年學習謀生技能。
他還在縣衙大牢裡為犯人辦習藝所,使其刑滿釋放後有一技之長。
這些事蹟傳揚出去,讓侯寶齋成為川江大碼頭上響噹噹的人物。
後來,四川九府十三州的哥老會碼頭聯合起來,成立“四方同志九成團體”,推選德高望重的侯寶齋為袍哥總舵把子大爺,其名聲進一步顯揚。
新津的百姓調侃道:“我們新津侯舵爺的大名,不僅洋人知道,連慈禧老佛爺也曉得!”
在壽宴散場後,侯寶齋立即召集各路袍哥頭目秘密開會,決定在新津成立以袍哥成員為主體的保路同志軍。
在眾人擁戴下,侯寶齋擔任了新津保路同志軍統領。他令各路袍哥頭目,積極開展武裝暴動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話說楊萬里和廖春雷參加“羅泉井會議”後,一起到中江縣興隆鎮,組織召開川北保路同志會代表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