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鎮的槍炮,都是購買日本不用了的廢物。軍官毫無戰術常識,指揮凌亂無章,處處被動挨打。
這些軍官不配為將,連作軍人都不配。十七鎮真是械不可用,將不知兵,我為川人悲也……”
尹昌衡罵完了,趙爾豐大為驚訝。他反問尹昌衡:“依你看,怎樣才能練好十七鎮?”
尹昌衡答:“主要在於擇將!”
“誰才是知兵的將才?”趙爾豐問。
“昌衡就是將才!”尹昌衡拍胸脯回答。
尹昌衡在這次演習中嶄露頭角,得到了趙爾豐的賞識。總督立即晉升他為陸軍學堂校長,兼任四川講武堂教練官,並統領成都學生軍。
十七鎮新軍中的川籍軍人,認為尹昌衡大罵外籍軍官,為四川軍人出了氣。
從此,尹昌衡逐漸成為川籍軍人的領袖。但同時,也加深了川籍與外省籍軍人之間的矛盾。
趙爾豐深知四川的保路形勢複雜,革命黨和袍哥趁機在暗中煽動鬧事。因此,他決定對鐵路股東實行軟硬兼施的辦法,希望儘快平息這場爭端。
他一方面著手擴軍備戰,練硬拳頭,磨快屠刀,準備對付保路同志會。另一方面又假裝成體恤民情的樣子,要聽聽股民代表的意見。
新總督上任後,蒲殿俊決定緊急召開川漢鐵路股東特別大會,請趙爾豐親臨會場與股東見面。
在股東大會上,趙爾豐到場後即向大家訓話。
他先是假惺惺地讚揚保路的股東“具愛國之熱忱”,表示理解川人對切身利益的要求。
作為四川的地方官,本總督不敢不努力,將竭力幫助大家減少損失。
同時呼籲股東們不要太急躁,保持克制與冷靜,維持社會安定。
接下來,趙爾豐話鋒一轉,開始為朝廷辯解。
胡說:“鄉親們,四川人民很窮,負擔已經非常重了。朝廷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一來為減少川民的負擔,二來不欲鐵路因款絀而停頓,所以才有向外國人借款築路之舉。”
臺下股東聽到這裡時,集體起鬨,有人高喊:
“誰向外國人借款築路,誰就是賣國賊!”“廢約保路,收回上諭!”
場外的衛兵見會場內大亂,急忙進入會場維持秩序。
趙爾豐接著喊話:
“破約廢約,關乎國家的外交信譽,朝廷勢難辦到。即使毀約,修路鉅款又從何而來?爾等徒喊保路廢約,未免不智。
而修路重要之點在於籌款,有錢修路,則路可自保。無錢修路,一切均是空談。”
這時,張瀾昂然挺胸從座位上站起來,大步走上講臺,打斷趙爾豐的講話。
他大聲駁斥道:“各位股東代表,適才趙大帥所說,我們股東不盡瞭解!大帥剛才說民間籌款困難,才借外債來修鐵路,似乎是朝廷體恤民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