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倌泡起舵爺最喜歡的茉莉花蓋碗茶,恭恭敬敬地端上去,輕輕擺放在茶桌上。
在一邊喝茶的林光鬥,見鄧舵爺獨自坐下喝茶,有心想以袍哥禮節去結識這個大人物。
林光鬥走到鄧舵爺桌邊,按照袍哥內部規矩,左腳斜伸,右腳微屈以支援上身重量。
左手掌抱著右手拳,向靠左邊的鄧舵爺,不正面行禮,而是將雙手側舉至右眉與耳之間,行個“歪歪禮”。
林光鬥知道,這是袍哥的秘密禮節,不能正面向袍哥成員行禮,所以江湖上稱為行“歪歪禮”。
鄧舵爺斜眼看了林光鬥一眼,見是一個學生,不相信他是袍哥成員。
他叫堂倌取來三隻空茶杯,一杯裝滿茶水,一杯裝一半茶水,一杯不裝茶水,三杯擺成品字形。擺放完後,對林光鬥不理不睬。
林光鬥一看,鄧舵爺擺的是袍哥的“忠心義氣茶碗陣”,看樣子他是要考察一下自己的袍哥身份。
各位看官,在四川擺“茶碗陣”,是袍哥內部聯絡的一種方式,只有袍哥內部成員才識得。
對方如能破陣,並準確吟出該茶碗陣的茶詩,必定是袍哥兄弟,“內夥子”會互相幫助。
如不能破陣,便是假袍哥,是個“空子”。
林光鬥認出茶陣後,他不慌不忙從三個杯子中,端起只裝了一半茶水那個杯子,一口將茶喝乾。這是袍哥講究的破茶陣。
不同的茶陣,該怎麼破陣,有嚴格的規定。如該喝哪一杯,怎麼喝,喝乾後茶杯該怎麼擺放,等等,一點都不能錯。
隨後,林光鬥吟出“忠心義氣茶碗陣”的茶詩:“我亦不就幹,我亦不就滿。我本忠心漢,持起飲杯盞。”
茶詩裡的“滿”表面上是說滿杯茶水,但卻暗指“滿清”,忠心漢的“漢”字,在這裡指“漢族”。
全詩隱藏的是袍哥“反清興漢”的秘密。
鄧舵爺見林光鬥已破陣,並準確吟出了茶詩,指導他是個“內夥子”。
舵爺馬上放下威嚴的姿態,對這個學生刮目相看,並叫他到身邊坐下喝茶。
林光鬥用袍哥隱語通報了姓名和袍哥公口,然後介紹了自己在成都陸軍中學堂的學習和訓練情況。
鄧舵爺以長者的身份,與他拉家常,免不了要對晚輩鼓勵一番。
兩人正談話間,見一群人揪住一個青年男漢,拉到鄧舵爺茶座前,後面跟了個年輕婦女在哭哭滴滴。
鄧舵爺忙問怎麼回事?眾人七嘴八舌說出了緣由。
原來這婦女姓曹,二十七八歲,容貌姣好,兩眼水靈。
她心靈手巧,做的豌豆涼粉,麻辣鮮香,價格合理,村民稱為“曹姐涼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