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龍寺的和尚為圓覺方丈做了三天法事,智涵子和寧波應邀參加。
寺內的和尚做完儀式後,在朝龍寺後山的空地上,把圓覺方丈安葬了。在墓前立塊石碑,供人瞻仰和祭拜。
安葬了圓覺方丈,智涵子在墓前拜了三拜離開。
他心中幾多惆悵和不解,便獨自登上火焰山頂,向四面觀察。
智涵子突然發現,在不遠處的樹林裡,有幾個人在鬼鬼祟祟地東張西望。
一箇中年男人,頭戴金絲眼鏡,手裡拿著儀器,好像在廢棄工事邊查詢什麼東西。一個穿日本和服的小巧女人,跟在男人旁邊做記錄。
智涵子馬上明白,在城隍廟裡偶然看了一眼的,正是這兩個有些面熟的人,他準備過去問清楚。
這夥人見智涵子走來,迅速就撤離走了。
智涵子慢慢回憶,剛才看到的熟悉面孔,是兩個日本人,好像在哪裡見過?
“渡邊和美智子!對,一定是他們!”
智涵子想起幾年前,曾經在揚州抓獲過這兩個偷盜文物的日本學者。
渡邊和美智子為什麼會來到胖鎮?
智涵子突然想到,朝龍寺地窖裡的文物被盜一空,是否與渡邊和美智子這兩個文物大盜有關?
原來渡邊在成都聽到“二水口”童謠後,他把馬飛龍打發回家過年,自己悄悄帶考古隊來到二水口,在大小郪江考察了十幾天。
因為渡邊在翻閱隨身資料時,發現張獻忠曾在郪江的上游,富庶的胖鎮駐軍一段時間,在火焰山上構築了軍事工事。
大西軍離開胖鎮時,張獻忠下令把修工事的工匠全部殺掉。
渡邊突然腦洞大開,心想胖鎮是五馬歸朝之地,四面群山環抱,商業繁盛,糧草充足。
張獻忠會不會看中這個川北的戰略要地,借修築工事之名,把笨重的金銀財寶預埋到胖鎮的火焰山上。如果北上抗清失敗,撤退回來時,把胖鎮作為根據地呢?
於是,渡邊帶考古隊回到胖鎮。在胖鎮及周圍的山上、河流和田野進行考察,特別把考察重點放到了火焰山上。
卻說智涵子回到地主廟,將在朝龍寺看到幾個日本人的情況,與廖春雷和林光鬥等人合計。大家認為朝龍寺地窖中的寶物被盜,以及圓覺方丈的死,很可能與這幾個日本人有一定的關聯。
廖春雷道:“我們應該發動袍哥多方打探訊息,派人去跟蹤那幾個日本人,弄清楚他們究竟在幹什麼。”
智涵子說道:“切記不能放過每一個可能的線索,爭取把殺死圓覺方丈的兇殺,以及打劫興隆街的土匪抓到,追回朝龍寺被盜的珍寶,同時保護鄉村百姓的平安。”
大夥都點頭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