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道:“剛從鳳凰山裡採到的。今年開縣災病多發,我採些草藥回來,送給那些有需要的村民治病。”
老翁坐下後,智涵子即向老人行跪拜禮。
介紹道:“晚輩是吳春的徒弟,名叫朱智涵。師父現在年老體衰,行動不方便。您老人家是青雲大俠吧?
我師父心中時常掛念大俠,特讓晚輩專程來看望您老人家,以完成師父多年的心願。”
老翁叫智涵子起身,回答道:“老朽正是李青雲。”
李青雲見吳春派徒弟專程來看望自己,心中甚是高興。問了一些吳春現在的生活和身體情況,智涵子都做了詳細彙報。
在“南宮派”宗師這裡,智涵子謙虛好學,對李老敬重如祖父。青雲大俠受到感動,將本派絕密的“南宮秘法”,傳授給了智涵子。
開縣雖然地處川東偏僻山區,但是青雲大俠的名聲在外,常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武林高手和異人在此雲集。
如聞名皖鄂的道士“華yi
道人”,自然門始祖“徐矮師”和傘俠“高爛傘”等常常攜徒弟,先後前來拜訪,智涵子主動與這些奇人異士結識。
一天,武林中稱為“北俠”的陳百霞,專程來開縣拜訪青雲大俠,李大俠介紹智涵子與“北俠”相識。
李老告訴智涵子,陳百霞是武舉出身,曾任清廷大內侍衛,後浪跡江湖,是武林中一個傳奇式人物。
他集南北派功夫於一身,尤其精通武當派的白錦門“直吐”和“柔吐”內氣擊人功夫。
李老解釋,“直吐”擊人可立時重創敵人,“柔吐”擊中敵人,七天後方覺受了內傷,且傷勢日益難治。
智涵子對“北俠”非常敬重,彼此性格相近,言談投機,真是一見如故。
在李老的主持下,兩人結為金蘭弟兄。陳百霞年長几歲為兄,智涵子為弟。
兄弟倆都拜青雲大俠為師,學習“南宮派”功夫。
閒暇的時候,智涵子與“北俠”常在一起切磋武藝,彼此互通有無,希望將各派功夫融會貫通。
一次,兄弟倆又在一起切磋,什麼南拳北腿,什麼武當少林,二人戰得難解難分。
智涵子施展吳門“脫節龍”絕招,稍微佔得優勢。可是,陳百霞突然變招,發出“柔吐”綿功。
智涵子一拳擊出,打在“北俠”身上,如同擊中棉絮,渾然不能著力。
陳百霞迅疾扣擊,失手擊中智涵子的手掌背。智涵子頓覺手掌背痠麻無力,受傷處又疼又熱。
陳百霞立即停下來,給智涵子賠禮道歉,並幫助按摩穴位緩減疼痛。
可是,一月之後,在智涵子受傷的掌骨之間,竟留下了終身不散的小氣結。
陳百霞對失手感到難過,便向智涵弟秘傳“五雷掌”絕技。
臨別時,將自己隨身攜帶的一對暗器——“遊球”,贈送給智涵子,並傳授了“遊球”使用秘技。
智涵子對“遊球”極其愛惜,終身帶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