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送寶,四壩吐金,
五馬奔槽,六鳳朝陽,
七溝八灣環繞,九寨十梁拱立。
此山獨秀,斯寺長幽。
風景無限瑰麗,倉山如此多嬌!
兩人進入寺內,見殿宇依山而建,層次分明,雄偉壯觀。
走進大雄寶殿,兩人在觀音玉佛前叩首禮拜。
寧波與朝龍寺的圓覺方丈熟識,寒暄了幾句。
方丈帶二人逐級參觀各大殿宇,熱情介紹朝龍寺的歷史和建築特點。
參觀完畢,兩人告別了圓覺方丈,從朝龍寺後門出去。
寧波帶著智涵子沿羊腸小路,登上了火焰山頂。
站在火焰山上,可以盡覽古鎮風光。
寧波告訴智涵子,早在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姜維就曾在此山屯兵。
智涵子十分留意山上修建的軍事設施,但見溝壕縱橫交錯,易守難攻。
心想,這可能就是張獻忠組織修建的防禦工事。火焰山非常險峻,只要守住這座山,胖鎮便可安全無虞。
智涵子圍繞山頂,朝東西南北四面細看了幾遍,然後和寧波從後坡下山。
下到半山腰時,智涵子見幾個年輕人,手臂左右伸直,兩手各提一百多斤的沙袋,在山路上飛跑,一看便知是幾個練家子。
在山腰的草坪上,一箇中年人正在打拳。
智涵子駐腳觀看,這人約四十來歲,身材矮胖,穿黑色短褂和短褲,腰束一根白色汗帕,手腳十分靈活。
其拳法氣勢勇猛,順拗變換,拳拳相扣,連環出擊,剛勁有力。
智涵子見了,忍不住讚一聲“好!”。
那人聽智涵子的聲音,中氣十足,雙眼神光炯炯。心想必是武林中人,便停下來與智涵子打招呼。
那人自報家門:姓繆名雲,住胖鎮飛蛾壩,今天帶了幾個徒弟來此處練功。
智涵子問道:“繆兄剛才所習莫非方門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