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涵首先把師父和師母扶坐在紅木椅子上,給兩老各敬一杯香茶。
然後點燃香和蠟燭,燃起紙錢。先向吳家祖宗八代磕頭,再面向祖師吳興基、師爺吳玉奎畫像跪拜磕頭。
接下來,智涵跪在師父和師母面前,行三拜九叩之禮,跪獻紅包和投師帖子。
按拜師規矩,此時師父要訓話。
師父對智涵道:“師父送你三句話,你要時刻牢記。”
“第一句:不是孝義忠篤的,難得大造化。”
“第二句:不是謙虛恭讓的,沒有好結果。”
“第三句:不是專一堅韌的,難得大成功。”
智涵道:“師父教誨,弟子受益終生,沒齒不忘。”
師父告誡道:“吳門武術講究重武德,明大義,保家衛國,救民於水火。在民族危亡之際,要敢於挺身而出。”
智涵承諾:“永遠銘記師父教誨,遵師訓守規矩,刻苦學武,保家衛國。”
拜完師後,師父先教智涵學吳門“梅花樁”和“北三手”等功夫。
王良彬年紀雖然比智涵小,但先於智涵拜師。因此,智涵仍然尊王良彬為師兄,二人常常對練到深夜。
智涵在吳家,跟師父學了三四個月,初步掌握了吳門基礎功夫。
師父要智涵回玄武觀慢慢練,待練成了再抽空來大鎮,傳授新的功夫。
智涵回玄武觀後,只要有空就往大鎮跑。後來智涵心想,玄武觀離大鎮四十來里路,來回跑耽誤時間,不如住到大鎮去。
打定主意後,智涵就搬到大鎮的關帝廟住下,這裡離師父家不過幾百步。
一年後,師父見智涵進步很快,對吳門功夫有深刻理解,是繼承吳門功夫的理想人才。
於是將“二指禪”“脫節龍”“南山拆拗”等吳門絕技傳授給智涵。
師父告訴智涵,吳門武術重視“手眼身法步,肩肘腕胯膝”基本功夫。
講究用“寸勁”近身短打,借力打力,以快打慢,出手不見形,外人謂之“無影手”。
智涵知道,吳門武術自吳興基“三箭退賊”,到吳玉奎的“無影手”,再到吳春師父的“無敵手”,走鏢南北,名揚武林。
現在絕技能傳到自己手裡,真是三生有幸啊。
這年中秋節剛過,吳春把徒弟王良彬、智涵和冷春燕叫到一起,說是要大家準備好行李,跟他出一趟遠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