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急向朝廷上奏章,請求調二品大員總兵孫烈全的水軍參戰。
計劃採用水陸並進的策略,先拿下江邊的天險火盆山,搗毀紅燈軍的指揮部,然後徹底消滅盤踞在金堂縣的紅燈軍。
總兵孫烈全得到清廷的調令後,立即率領兩千多名清軍。
乘數十艘水師炮船,沿沱江北上,浩浩蕩蕩,抵達離火盆山不遠的雙江渡紮營。
孫烈全派人與吳二虎聯絡,約定次日水軍和步兵聯合作戰,分別從水上和陸地上強攻火盆山。
廖么妹見清軍水陸並進,已深入金堂紅燈教的根據地,欲置紅燈軍於死地。
她想雖然十分危險,但同時又是聚殲清軍的大好機會。
廖么妹與眾首領商量,大家都認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計劃集中一萬多兵力,聚殲來犯的清兵。
廖春雷馬上派人去中江縣石筍場,邀請當地紅燈軍首領周玉麟,率部來清江鎮會戰清軍。
廖春雷向廖么妹提出,清江鎮周圍有山有水,地形十分複雜,適合擺“八卦陣”,實施八面埋伏,打一個漂亮的殲滅戰。
他將布八卦陣的要點,以及利用相生相剋原理的戰法,告訴各路首領,大家齊聲叫好。
廖么妹即令廖春雷佈置八卦陣。廖春雷依據“無極生太極,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原理,調兵遣將佈置八卦陣形。
火盆山據乾卦,由廖么妹坐鎮火盆山,按照廖春雷傳授的戰術,居高臨下用令旗指揮各路人馬。
曾羅漢、熊青合、李永洪、唐順之、廖春雷、周玉麟、許嫦娥各帶一路人馬,按照各自卦位預先埋伏。
在清軍大舉進攻之前,廖么妹已在火盆山和清江鎮周圍,按照廖春雷設計的八卦陣,預先設定八面埋伏。
專等清軍進入八卦陣中,來個甕中捉鱉。
次日上午,孫烈全、吳二虎分別水陸並進,氣勢洶洶地從火盆山的正面和側面同時發起進攻,企圖夾擊紅燈軍,強奪天險火盆山。
且說吳二虎帶領四千多清兵,正在南岸組織北渡中河。
埋伏在北岸的唐順之,深知“兵半渡而擊之”的古老兵法。
待清兵渡到河中心線時,唐順之令紅燈軍火槍、土炮、箭矢齊射,清兵死傷幾百人後,慌忙退回到南岸。
吳二虎見清兵退回來,大怒,用劍刺死幾人後,立即組織第二次強渡。
督戰隊持械在岸上壓陣,誰敢退回到岸邊,立即處死。
清兵再次渡過河中心線時,唐順之指揮軍士用箭矢又射死幾百清兵。
廖么妹發令旗指揮唐順之讓開河岸,放清軍進來,再關門打狗。
吳二虎帶清兵上岸後,見不到一個紅燈軍,以為被他的軍隊嚇跑了。
清兵如入無人之境,直撲清江鎮,準備從側面攻上火盆山。
唐順之等到清兵全部上了岸,立即率部包抄過去,鎖死了清兵的退路。
吳二虎帶清兵衝到清江鎮場口,正準備進場時,埋伏在場內的熊青合部突然衝出來,擋住清兵去路。
後面的李永洪部和唐順之部隨著包圍過來,將吳二虎的步兵圍在空闊的菜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