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兩天,朱教玉去向師父辭行。
他老人家拿出龍蛇劍,狠狠看了朱教玉一眼,在劍鞘底部重重拍了三下,然後遞給他。
朱教玉雙膝跪下,淚如泉湧,千恩萬謝。他雙手接過寶劍背在身上,匆匆趕去縣城。
朱教玉走在山路上,信心滿懷,彷彿自己成了一個大將軍,正帶領千軍萬馬奔赴邊關,去痛殺侵略者。
他一邊走一邊吟唱李白的《俠客行》。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
朱教玉入伍後,跟著師兄雷正綰將軍駐守西北,防禦沙俄入侵,曾殺敵立功。
後來又隨川籍將領鮑超,奉命駐守直隸,加強對津京地區的防務。
朱教玉憑著精湛的玄武功夫,奮勇殺敵,屢次榮立戰功。
可是昏庸的朝廷,先是將戰功卓著的雷正綰將軍革了職,後來又逼得鮑超將軍稱病辭職。
朱教玉懷著滿腔悲憤,離開了所在部隊。後來又多處去投軍,卻處處碰壁。
其間歷盡坎坷,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屈辱,只有他自己知道。
朱教玉走投無路,痛恨自己報國無門。
在一個老道士的引導下,他毅然到泰山老君廟出家入道,得了道號“無為”,人稱無為子。
一晃幾十年過去了,可是那些辛酸往事,卻仍歷歷在目,終身難以忘懷。
無為子一想起來就哽咽流淚,不願再談下去。
無為子擦乾眼淚,向玉虛子嘆道:“現在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小弟本欲再去邊關衛國禦敵,可是弟已年近花甲,有些力不從心呀。”
玉虛子安慰道:“無為子,你我現在弘揚道法,繼承和傳授我國武功絕學,為國家多培養些後生精英,也是在為國盡一點綿薄之力呀。”
兩位老朋友一邊喝茶一邊聊天,神奇的故事和傳說,把朱永才聽得呆了。
兩位老友一直聊到太陽西斜,玉虛子才辭別無為子,回到碧霞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