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過兩人的情況之後,徐瑾也沒有多說什麼,讓兩人好好的療傷,然後就去了冥河之神等人那邊。
幾個幽冥之中的神明,除了冥河之神外,其他人暫時沒有什麼問題,而冥河之神的情況就比較複雜了,對方並沒有受傷,但卻同樣是根源受損,按道理來說概念層次的神明,幾乎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但偏偏現在事實就是如此。
隨著幽冥之中規則的改變,冥河之神等人或多或少受到了一些影響,他們這些幽冥之中的神明,基本上都是在幽冥之中誕生的,大多都屬於天生的神明,存在的時間已經很久遠了。
像是冥河之神,她在誕生的時候,實際上就是掌控權柄的神明,自冥河之中誕生,也掌控著冥河的權柄,一路很順暢的走到了現在。
而冥河的存在,對於幽冥來說非常的特殊,就是幽冥之中唯一的河流,也是清洗靈魂,容納真靈之所,所有靈魂最後剩下的本源真靈,都會沉澱在冥河之中,而這條河無始無終,也決定了它能夠無限的容納這些的真靈。
現在隨著幽冥之中規則的改變,冥河所具有的職能沒有發生改變,但是冥河的名字,卻在幽冥的規則之中發生了改變,這就導致了冥河之神的根源受損。
其實換成其他任意一個概念層次的神明,可能都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但偏偏冥河之神,天生便是掌控著冥河權柄的神明,她能夠一路如此順利的修行到概念層次,也和冥河有很大的關係,這才使得這種規則的變化,對她的影響如此之大。
相比之下,幽冥之神,甚至是安魂之神等人,他們受到的影響都比較輕,甚至可以說沒有太大的影響。
根源受損的冥河之神,她想要恢復的話比較麻煩,可能需要重新鞏固一下根基,實力的受損是不可避免的,除非他現在能夠重新奪回幽冥,將原本的規則恢復,或者是更進一步,擺脫眼前的窘迫。
對於冥河之神這樣的情況,徐瑾也是無能為力,只能在搞清楚了問題所在之後,對於解決問題的辦法,提了一些簡單的建議,隨後就離開了。
接下來,徐瑾就開始在小空間之中,進行自己的修行,同時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在了徐國和幾個諸侯國的戰鬥上。
雖說失去了概念層次的神明之後,幾個強大諸侯國都是人心惶惶,內部問題頻發,可畢竟這些諸侯國存在時間很久,底蘊非常的深厚,即便接連幾次戰鬥失利,也依然有不少的家底,還有不少願意與他們國家共存亡的忠心之人。
白黎等人經過了開始一段時間勢如破竹的勝利之後,很快又迎來了幾次頑強的抵抗,而且其中有一次,他們遇到的敵人頗為棘手,白黎在佔盡了優勢的情況下,一時之間都沒能將其拿下,最後還是對方後方生變,然後裡應外合之下,才將對手解決。
跟隨著白黎的鼎山之神等人,同樣也遇到了不少強大的對手,哪怕損失這麼多的高手,幾個強大諸侯國內,卻依然還是有掌控權柄層次的神明,只是數量不怎麼多而已。
和這些神明的戰鬥,鼎山之神等人一不留神之下還吃了一些虧,甚至損失了足足兩位神明,得到了一個難忘的教訓,若不是亢山之神出手,恐怕損失的人會更多。
得到教訓的眾人,接下來戰鬥的時候,就明顯小心多了,戰鬥力也因此提升了一個臺階,不過想要徹底的拿下這些諸侯國,仍然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做到的。
徐瑾一邊關注著這些情況,一邊同樣也在注意著星空之內。
這些日子,星空之中的星辰位置,幾乎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淵正在星空中一點點的完成著自己的佈置,徐瑾觀察著這些星辰位置的變化,多少能夠看出一些端倪。
至於幽冥之中的情況,目前暫時無法得知,不過想必大盛一方,現在還在修改著幽冥之中的規則,想將其徹底的掌控。
按道理來說,徐瑾其實這段時間,不應該讓白黎等人慢慢的解決那些諸侯國,他應該做的,是在最短的時間內,以雷霆之勢,直接將這些諸侯國解決,真正的成為這大地上的共主,然後趕緊整頓力量,以應對接下來淵的進攻。
但徐瑾沒有這樣做,因為徐瑾覺得,即便自己掃平了大地上的其他諸侯國,成為大地上真正的共主,然後整頓了力量,對於和淵對抗,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甚至可能還會出現反作用。
現在對付幾個強大諸侯國,徐國上下一心,全都在出力,可一旦解決了這些敵人,成為真正的大地共主之後,下一步眾人所期待的,就變成了論功行賞。
徐國成為了共主,那麼這些立下功勞的人,他們就會期待自己成為諸侯國主,期待著自己得到敕封,這是一直以來的傳統。
到時候徐瑾如果真的這麼做了,那麼徐國如今的實力,必然會被分散,而徐瑾如果不這麼做,這些立下功勞的人即便不說什麼,心中也難免會有芥蒂。
所以,索性這個時候,還是按照原本的節奏,慢慢去攻破那些諸侯國,相信這段時間,足夠徐國的大軍得到歷練,實力獲得可觀的增長,也足夠淵那邊完成他的謀劃,將手伸到大地上來,和徐瑾開啟最後的對決。
徐瑾心中是這樣考慮的,所以不急不躁,一邊觀察著天地間所能看到的一切變化,一邊緩慢地提升著自身的修為。
和淵這次的戰鬥,徐瑾並沒有太大的收穫,就是感覺淵的實力,已經快要突破到下一個層次了,不過他和盛山之神的那場戰鬥,卻讓他有了一些收穫,對於該如何闡述自己的概念,徐瑾終於有了一個參照,讓他明白了究竟該怎麼做,所以儘管修為提升的緩慢,可徐瑾卻感覺自己一直在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