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了鍾化民也在痛定思痛的想著自己的過失,他在想自己是怎麼失去了盛寵。
後來,看著董其昌,餘繼登等後來居上者越來越多時,鍾化民明白了。
他的問題其實就是出在了自己對皇太子的忠心不夠純粹上。
他總以為自己讀的是聖賢書,行的是聖賢之道,所以,總把自己的理想放在了“道德”、“萬民”之上,從而忽略了作為人臣的本分。
所以,他才會被朱常洛一點一點的疏遠,最後被徹底的邊緣化。
現在,朱常洛又一次召見了他,他自己也明白這是自己最後的機會了。
如果,這次機會他再錯過的話,那麼,他這一輩子可能也就這樣了。
到了慈慶宮中,鍾化民看著更加雄姿英發,威嚴逼人的皇太子,他重重的行了一禮。
朱常洛看著鍾化民的樣子,似乎也感覺到了鍾化民和之前印象中的不同,鍾化民好像更加蒼老了。
“鍾先生好久不見。”
朱常洛首先的打破沉默,依然對著鍾化民叫了一聲“先生”,聽到這句“先生”之後,鍾化民的眼淚頓時就要湧出。
曾幾何時,他在慈慶宮中奏對之時,是何等的意氣風華。
現在,數年未得召見的他,一到慈慶宮中,皇太子還是用“先生”稱呼他時,鍾化民的心頓時感動的稀里嘩啦,眼淚都要從眼睛裡飈出來了。
鍾化民強忍著激動的心情,抑制著自己的眼淚,聲音顫抖的拜道:“臣能再見天顏,是臣之大幸。殿下比幾年前的時候更加英武了。”
朱常洛微微一笑,“給鍾先生看座。”
好久沒有賜座多的朱常洛又一次的為鍾化民賜了坐。
鍾化民聽到朱常洛的賜座之後,激動一拜:“臣不敢。”
朱常洛笑道:“鍾先生不要拘束,數年前孤和鍾先生在慈慶宮中討論政事時,都是這般親近的。如今數年不見,孤再看見鍾先生時,不由的想起了當年時光,所以,今日無論如何都不要有任何拘束。”
鍾化民聽著朱常洛的話,他的鼻頭一酸,眼淚再也止不住的掉下來了。
孫暹小心的把錦墩搬到了鍾化民旁後,悄悄放下,然後又悄悄的看了鍾化民一眼。
孫暹也很好奇鍾化民為什麼都被冷遇了好幾年了,怎麼還能被皇太子殿下如此禮遇。
鍾化民拜道:“臣謝殿下。”
等到鍾化民小心翼翼的坐在了錦墩上後,朱常洛看著鍾化民的樣子,感嘆道:“時光蹉跎,數年時間,鍾先生也老了。” …
鍾化民回道:“臣老了,但殿下長大了。如今的大明一起都要殿下支撐著,看著中興在望的大明,臣不勝激動。這一切都是殿下給天下帶來的變化。”
朱常洛笑道:“鍾先生也會拍馬屁了。”
鍾化民趕緊解釋道:“殿下臣沒有,臣說的句句屬實。如今的京師不僅有了硬化的水泥路,還聚集了二三百萬人在京中生活,順天府轄下的二十四縣也完成了土地丈量,清理了隱戶,也提高了糧食的耕種面積和產量。”
“這不僅極大的充實了京師的人口和糧食,更是擺脫了近半的漕糧供給,極大的緩急了京師和地方上的壓力。生逢此時,臣不勝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