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科照常舉行,而朱常洛也沒有因此悠閒半分,可見,在古代想做一位勤勉有為的明君到底有多難。
當內閣和軍機處聽到朱常洛說朝鮮的事情時,所有人把目光都不由自主的聚集到了兵部尚書李成梁身上。
李成梁緊張的抬頭看了一眼正目視著他的皇太子,他嚇的猛然低頭,額間好像出了一絲汗意。
李成梁知道這個問題就是問他的,就是讓他先說話的。
“臣以為朝鮮局勢糜爛至此,臣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請殿下責罰。”
李成梁的認錯態度很好,直接的跪在了地上,伏在地面,靜候發落。
而在這短短數語之間,他絲毫未提李如梅的錯誤,由此可見,李成梁也是護犢心切,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受罰。
眾人看著李成梁跪伏在地上,他們心思各異,好像都在看李成梁的笑話。就連軍機處的幾位大臣也不例外。
由此可見,文尊武卑,已經是深入人心,超越了文官內部的派別爭鬥,成為他們的共同共識。
朱常洛也自然感受到這股微妙的氣氛了。
本來,朱常洛是想好好收拾一下李成梁,順便他的位子拿了,換個年輕點的人上來。
但是,現在朱常洛改主意了。
朱常洛打算繼續保李成梁!
而之所以要保李成梁,並不是看在年紀大,兒子在外領兵多的緣故,而是,看在滿朝文官對其不屑的問題上。
皇權要想強大,就必須制衡!
若是隻靠著文官內部的制衡,那隻能治標不治本。
當他們遇到損害整個文官共同利益的決定時,他們就會拋棄所有成見,一致對外,就算是皇權也不能奈何他們幾分。
所以,朱常洛必須重新拉起一個架構,讓他們在內鬥的同時,也不能仗著人多勢眾就威脅皇權!
朱常洛需要有人給他們唱反調!
而李成梁就是一個反調,雖然,調聲不大,但並不妨礙結果。
因為,裁判是掌握皇權的人!
掌握皇權的要吹黑哨,這些人也只能捏著鼻子了。
但是,若沒有這個唱反調的人在,由朱常洛乾綱獨斷了,雖然一時很爽,但後患無窮!
所以,關鍵時刻有一個唱反調的人是多麼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