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榜在數位力士的協助之下,被緩緩拉起,然後在禮官的一聲唱喏之下,一根紅繩拉開,巨大的皇榜從上及下緩緩展開。
這時候,守衛在皇榜前的武士們也都讓在了一旁,給要看榜的學子們流出空間。
此刻,董其昌也站在了順天考院的一旁撫著頜下稀疏的鬍鬚,得意洋洋的看著爭相看榜的學子們。
這次放榜,董其昌也是無比震撼的。
他真沒想到皇太子會一場恩科取士四千人!
其中,三千為數科,一千為番語科。
數科取的比例是三分之一,番語科是二分之一。
就幾乎相當於是兩到三人就會取一人為士。
這在歷朝歷代的開科取士的歷史上絕對是絕無僅有的先河!
當時,董其昌聽到朱常洛宣佈這份旨意的時候都驚呆的。
因為,董其昌太明白這皇恩到底有多浩蕩了。
正常的一科科舉,考試的舉人們大約是六千人上下,最後這六千人只會取三百到四百之間成為三年一屆的新科進士。
那考錄比都達到了驚人的百分之五六,而此次恩科居然是二三人取一人。
這樣的取錄比例若不是皇恩浩蕩,董其昌再也想不出其他詞語來形容了。
對此,內閣和軍機處都憂心忡忡,擔心此次恩科會破壞朝廷取士的公平。
所以,內閣和軍機處的幾位大臣就罕見的聯合在了一起,求皇太子收回成命。
結果,朱常洛並不是在乎。
朱常洛直接無視了內閣和軍機大臣的情況,並且發出明旨告訴天下人,此次的恩科取士,重點就體現在一個“恩”字上面。
若不能擴大恩科取士的範圍,哪還有何恩典可言?
所以,當朱常洛這份旨意發出之後,頓時就迎來在京學子們歡呼。
畢竟,這是與他們利益攸關的事情,恩科多錄一人,自己就多一分被錄的機會。
所以,這些考試的學生們根本就不會覺得恩科取的太多了,反而他們還一致認為這就是皇太子殿下的皇恩浩蕩。
而內閣和軍機處的行為則變成了阻止恩科取士偽君子衛道夫。
所以,在這般強大的輿論之下,最後內閣和軍機處以及朝廷各部的大員們,也看出來,這是人心所向啊,自己已經無法抵擋。
於是,最後內閣和軍機處以及朝廷各部的大員們也紛紛改口,開始頌揚此次恩科的皇恩浩蕩,一時之間,朱常洛的人氣也衝到了頂峰,成為了京師所有學子崇拜效忠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