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朱常洛能為他們做的就是讓他們永遠的保持住這個心態,永遠的讓大明人的心處於自豪的鼎盛狀態。
而有些不堪回首的歷史記憶只讓他一個人默默承受就行了。
房守士也聽著朱常洛的話,他是有一點意見,他認為大明不應該耀武揚威,應該行王道而制天下。
但是當他要張口說話時。
他突然好像感受到了朱常洛身上的某些情緒變化,他就忍住不再說了。
朱常洛身上的那種情緒變化讓他想到他在西北那些年苦苦掙扎的歲月,就因為他不是南方人,他沒有好的鄉黨同年為他牽線搭橋,他只能一點一滴的苦熬著自己,苦熬著功勞才有那麼一絲希望出人頭地。
他不知道為什麼朱常洛的身上突然就有了這種情緒,但是,他明白眼前這位年輕的皇太子,絕對不是那種為了功業就會窮兵黷武的人。
因為他很善良,他心裡是真有百姓的。
西山皇莊在他的治下成為了京師百姓人人嚮往的樂土。
薊鎮改縣前後,皇太子關注的並不是一地利益的交換,而是那些被恩赦的軍戶們是否有地種,有飯吃,有工做。
還有這一次他被皇太子匆匆從京師叫來,說的第一件事就是關於京師田賦的現狀。
由此,房守士也真心能感受出來,皇太子的心是真的一心為民的。
他絕不是那種為了貪圖不世偉業,就會盲目濫用國力的人。
所以,房守士也在最後時刻收住了自己反對的話。
但是,他受到的教育就是反對戰爭,反對不義的教育。
他受到的教育就是如何如何與民生息,如何如何治在小康的教育。
可是他的這些教育都是書中的一句理想,具體該怎麼做書中說的方法好像也並不管用。
因為,但凡按照書中做的帝王,他們無一例外都是身死國滅,生靈塗炭。
就如漢之王莽,還有本朝的建庶人。
他們都想恢復到了三代聖人之治。但是,他們都失敗了。
而且,都輸的是那麼徹底!
所以,到了這一刻房守士也不知道誰是對的,誰是錯的了。
但是,現在有一點他很清楚,他知道自己應該效忠誰,誰能完成他心裡的理想。
這個人就是皇太子!
可能是因為直隸水師要成軍,也可能是李成梁的回答讓朱常洛很滿意。
所以,朱常洛今天的談性很好,他和李成梁等人說了很多海權的重要性的。
這讓在場的所有人都不由得隨著朱常洛的意思開始思考他們之前從未思考過的海洋。
飯糰探書
大明幅員遼闊,地大物博,人口億萬之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