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結果,可不是朱常洛願意看到的。
熟知明史的朱常洛知道在萬曆中後期之後,黨爭的苗頭已經開始從國本之爭轉化成了各個派系之間的理念之爭。
這段時間裡,什麼東林黨,齊黨,浙黨,閹黨都開始粉墨登場。
其中,鬧的最兇的就數以顧憲成,趙南星等為首的東林黨和魏忠賢為首的閹黨。
這兩個政治集團鬧起來的時候,簡直都是無法無天的,下起手來都是不死不休的。尤其是魏忠賢這邊還整出來一本《東林點將錄》,這花樣玩的,一看就是不講規矩的野路子政治傾軋。
不過,想想魏忠賢的出身和他的知識見識,他能這樣系統性的整出一本《東林點將錄》,也算是個不小的進步了。
畢竟,他的前輩們,雖然也瘋狂,但是,在與文官集團鬥爭的時候,都是單槍匹馬,靠著一股莽勁兒猛衝的。
而他還知道編個小本本,由此可見,魏忠賢還是很聰明的。
但是,這樣劇烈的黨爭引起的後果,也是空前嚴重的。
先不說朝局會因此失控,就連大明兩京一十三省的管理也跟著亂套了。
這簡直就是要把已經病入膏肓的大明往死路上又猛推了一把。
所以,為了防患未然,為了將來可能紛爭不斷的黨爭問題。
朱常洛這時候必須得把都察院這把尖刀利器改造一番,然後牢牢的握在自己手裡,防止那些牛鬼蛇神們利用什麼鄉黨,同年之類亂七八糟的官場文化來利用都察院搞那些團團夥夥,整那些山頭主義,進行相互的攻擊。
安排完了董其昌的事情後,朱常洛就讓魏忠賢把兵部尚書李成梁叫來了。
這段時間給李成梁的時間也不少了,相信他現在也查出來了不少東西。
李成梁聽到朱常洛召見後,他心裡一嘆,然後,也沒猶豫,直接就把自己這段時間收集好的材料整理了一下,準備一起帶到宮裡去。
到了慈慶宮後,朱常洛也沒廢話,朱常洛直接問道:“薊鎮的事情查的怎麼樣了?過些天就是薊鎮正式交由順天府管理的日子。孤可不想薊鎮等軍鎮帶病移交的。”
李成梁深吸一口氣說道:“臣已經查明薊鎮問題,請殿下過目。”
李成梁高高的舉起手中的奏摺。
朱常洛看著李成梁舉起的奏摺,對著魏忠賢使了一個眼色後,魏忠賢就把這份厚厚的奏摺呈了過來了。
朱常洛掂了掂這份奏摺的重量,還不輕,看來這段時間李成梁是真的用心了。
對此,朱常洛比較滿意。
李成梁這個老油條總算是把屁股坐正了,他終於想通了他應該怎麼做才能做大明的常青樹。
朱常洛說道:“這段時間你都查到了什麼東西?”
李成梁立刻痛心疾首的回道:“臣都不敢相信,薊鎮居然糜爛至此!朝廷設定的衛所在薊鎮,簡直形同虛設。薊鎮上下的武官們,他們串通一氣,欺上瞞下,壓迫軍戶為奴,剋扣鎮內士卒的軍餉,而且,還倒賣軍械給狼子野心的草原叛逆。遇到戰事時,還殺良冒功,騙取朝廷的封賞。他們的種種罪狀,簡直就是人神共憤,罄竹難書!臣乞求殿下從重從嚴整頓薊鎮,給薊鎮飽受壓迫的軍民一個朗朗青天。”
朱常洛聽著李成梁訴說出來的罪狀,他的臉色一下就沉了下去。
他知道薊鎮的問題很嚴重,也知道衛所制早就名存實亡,也知道軍戶早就成了這些軍頭軍痞的奴隸私產,但是,他真沒想到在天子腳下,這幫人居然還敢倒賣朝廷發給的軍械到草原上,還敢玩殺良冒功的罪過!
這簡直就是罪不容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