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義又把車開回去停好,自己溜達著坐公交車去學校吃早點了。這是陳義第一次真正全面瞭解張文斌,也是兩輩子第一次鼓起勇氣與張文斌真的在一起。
可是沒有想象中的那種戰慄,就是如平時一樣的自然而然就過去了。這才發覺就是一個心理問題而已,跨過去不難!如同見到那些爛掉的的東西,吐完了、見多了就習慣了。
上次讓張文麗姐弟算計自己跨過了第一次,就如同給趙娜芝解釋舞女的感覺一樣,第二次與第二十次一樣的。你只要從心裡把他當成自己的就行了。
按時上課,經理關係這門學完了,教授給了三天的時間,寫總結論文。這個說不上論文,就是一些基礎經理程式而已。
不過陳義覺得不應當這麼草率,應當寫成一份對經理關係的論述才行。
想了想幾個節點感覺都用不上,於是,提出‘梯隊經理’培養這個課題出來還是比較應時的。
確定之後開始準備,這個不用長,最多5000字足以。打好腹稿,直接拉開段落主題,這個是論文,最少形勢不可馬虎,構架最少要合格。
自己好呆是碩士後了,不能由於基礎問題出笑話!
這節課是大課,所有人都是坐一起。旁邊就是那個故意湊上來的遼山的那位區域老大,如果不是陳義仗義提出同桌吃飯的寫文字。
估計這位現在已經打道回府了,回去別說上升,就是能安穩退休恐怕都是奢望。
一直想過來表示表示,可惜大家都忙,真的很少能湊到一起。過來時已經道過謝沒事了,快要下課了。這位見陳義滿臉的表情不斷變換,十分好奇地問道:“咋了?想事兒?”
一句話把陳義從思考中拉了回來,剛好下課鈴聲響起,倆人收拾一下站起來,一邊隨著人群往外走,一邊對這位叫張建立的漢子說:“想怎麼湊詞寫作業呢!”
張建立年齡不大,才33歲,是從鞍鋼子弟中走出來的年輕經理。當然看與誰比,對上這個雙碩士副部門經理待遇的就顯得不咋地了。
本來自己是全地區的優秀員工經理,見到這位覺得自己與陳義有代溝。不過這個代溝不是自己大,而是覺得陳義比他都大。老練圓滑的與自己父親有一拼。
所以,讓這個心高氣傲地張建立,在見到這些總地區選拔的精英之後,明顯的感覺到了自己的無知與差距。
保留了十來年的驕傲瞬間崩塌!他這才知道,無論是看學識還是耍流莽動心眼,自己連這個21歲的也不如。
這半個月自己勤勤懇懇地拼命學,可是看周邊,這個明顯學識高一籌的陳義還是比都自己認真。
越是學,越是認識到遼山省的經理素質比起東魯省來,差距真的不是一般的大。就是與陳義同屋的沈李力,也是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倆人交流之後感慨萬分。
這還不滿一個月,各省之間年輕經理的差距就明顯顯示出來。最厲害的就是江寧、東魯、魚米之鄉三省。來的都是研究生學歷,最少在學習上來看,明顯成績高於其他省份。
所以,陳義看到這個問題之後,提出‘梯隊經理’這個四級培養體系是應時的。
既然決定就立即行動起來,與張建立閒聊幾句,回宿舍見那二位已經伏案動筆了。拎了拎暖瓶,出去把水打滿。
回來沏茶拿稿紙鋪好,點上煙先來一隻抽著,腹稿完善一下之後,拉出大綱分段。
仔細斟酌以後立即動筆。他這套寫法表演過多次,那二位已經見怪不怪了。三人一個吊扇下,都是光著膀子開寫!陳義更是徹底,就是一個小褲衩穿著,連大褲衩都不願意穿。
一口氣三千來字之後,看看錶到了飯時,一邊穿衣一邊招呼開吃,那倆人都是戀戀不捨地跟著,別看忙了半上午,那倆連一千字也沒有寫完,就這還是在修修改改的磨蹭。
不是他倆水平低,而是這倆沒有陳義30年推廣平臺工作的基礎。寫這個策略性論述,這倆綁在一起也辦不到陳義的速度與準確。
下午不到四點,陳義收筆完事,文字一遍沒有問題,直接簽字裝進信封封好。寫上班級名稱以及姓名,也不告辭,穿上衣服溜溜達達地交作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