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回家了!
一種難言的嚮往在心頭盤旋。
這一次玩的很開心。
前進中,楚飛依舊沒有放鬆警惕,天眼完全散開。
接連突破後,楚飛的天眼感知範圍已經增加到300米半徑,完全釋放後,可以籠罩600米的感知範圍。
這600米範圍內,纖毫畢現達不到,畢竟現在只有兩種頻率的電磁波;但足以偵查到螞蟻這類的小動物。
不過想要分辨螞蟻,也不太容易。電磁波感知到的資訊是很雜亂的,需要極其複雜的處理過程。
自然界時刻都有無數電磁波穿梭,地磁場、生命磁場、物質自身的電磁屬性、大氣擾動帶來的電荷變化等等,這是一個極其複雜的、且激烈變化的動態環境。
此前楚飛的感知範圍只有200米半徑,現在增加到300米,感知範圍增加了約3.4倍,資訊量也增加了四倍……不止。
感知領域本身還有一定的雷達功能,可以接受四周散射過來的電磁波。
谷醚
感知範圍的表面積也增加了2.3倍,綜合計算,楚飛接受的資訊量增加了七到八倍!
想要處理這麼多資訊,讓楚飛感受到了壓力。
這也是先前楚飛戰鬥過程中,明明擁有300米的感知範圍,卻依舊用200米的感知範圍的原因。
好在此時不用戰鬥了,楚飛可以好整以暇地調整‘天眼’。
首先需要重建‘檢波模型’,一些無必要的雜亂電磁波需要過濾;比如地磁場等。
而後需要重建‘濾波模型和放大模型’,一些微弱的電磁波,需要放大到宇宙腦可以識別的強度,才能進入下一個環節。
建模時,檢波在前,濾波和放大模型在後;但實際執行的時候,放大模型在前,濾波居中,檢波在後。
而後,還需要建立防禦模式,防止高頻電磁波的衝擊,比如電磁脈衝等。
普通人感受不到電磁波,可以不用在乎電磁脈衝。
但對現在的楚飛來說,那些電磁脈衝炸彈之類的手段,就有可能給楚飛造成嚴重傷害的。
當你凝望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