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劉進忠如何痛定思痛,如何防止義勇軍再次逆流而上,以襲擾保寧府各地,單說潼川州的張定國聽到姚黃兵敗,川北劉進忠受阻,四路圍攻之策失效之後,整個人顯得頗為惱火。
張定國本來不想進兵,但現在大西軍危機重重,不但明軍合圍態勢已成,而且全川上下除了義勇軍轄地之外,都在鬧糧荒。
在川南,川雲貴湖廣四省總督王應熊、川陝總督樊一蘅率領雲貴兵馬從雲貴地區殺入川中,先是明軍大敗大西軍佔領敘州府城,然後平東將軍張可旺率部光復,雙方你爭我奪,難分勝負。
在川東,四川巡撫馬乾、副將曾英、參政劉鱗長等人剛剛率領所部斬殺大西都督劉廷舉,大敗撫南將軍張文秀,佔領重慶,該部如今得到雲貴地區明軍支援,其氣勢正旺,難以力敵。
如此佔據順慶的義勇軍就顯得少了一點,雖然佔據順慶、達州之地(如今實際控制的不過十一縣,比起重慶府的十九縣相差頗多),更為重要的所部兵馬非常有限。
現在是亂世,最重要的就是擴充人馬,如今大西軍有二十萬之眾(真正精銳之士不到十萬),馬乾、曾英也有五六萬。
反觀義勇軍,秀才典兵,完全是保境安民態勢,到如今不過六千餘人。
雖然施行精兵政策,但這個時代打仗拼的是士氣、勇氣、人數,如此觀之,義勇軍實力最為弱小,再加上處於土暴子、流寇重重包圍之中,完全可以拿來當軟柿子撿。
為了擊敗義勇軍,張獻忠這次四方佈置,讓土暴子姚天動、袁韜從巴州在北邊襲擾。
令驍騎營都督劉進忠率領所部從保寧府治所閬中順流而下,纏住義勇軍主力。
令義子張文秀從合州逆流而上,虛張聲勢,吸引義勇軍主力。
雖然四面圍攻之策受挫,但還是讓義勇軍力量分散,現在就等張定國、白文選部從潼川州出發,發起最後一擊。
大家本來信心滿滿的,誰料到不到十天功夫,巴州的土暴子大敗而歸,保寧府後方不寧,現在要大敗義勇軍,唯有寄託在張定國身上。
張定國雖然不過二十四五歲,但自小投入軍中,二十歲不到就率領數萬兵馬縱橫州縣,期間更是射殺四川副總兵神弩張令,率二十餘騎攻陷襄陽府,能征善戰,斷非一般將領所可比擬。
張定國仔細分析當日左軍都督馬元利敗亡過程,楊麟先是在大王廟野戰擊潰大西軍,然後據城防守,在發現大西軍內部不合之後,突然集中全力攻打馬元利,致使其兵敗被殺。
楊麟及其義勇軍頗擅長野戰,而張定國更是野戰高手。
既然如此,何不針尖對麥芒,何不引誘義勇軍野戰,然後戰而勝之。
在順慶府城郊外,楊麟頭戴銀盔,穿著夏季圓領短袖上衣,上衣前面的銀質紐扣與左右肩膀上那三道銀質肩章在陽光下顯得分外耀眼。
紐扣是透過鑄造而來,普通士兵用的鐵質紐扣,小隊長、中隊長、大隊長用銅質紐扣,把總以上的則是銀質紐扣,以進行區分。
楊麟現在官拜參將,所用的為紐扣當然不同,衣服上紐扣與左右肩膀上肩章都鍍上銀箔,如此看起威風凜凜,特別顯眼。
下身穿著齊小腿短褲,短衣紮在短褲中,腰間綁著牛制皮帶,腳蹬著馬靴,不時以長劍駐地,或者停下來拿起一個單筒望遠鏡觀察著周圍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