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激動地望著少年,道:“請問仙人尊姓大名?”
“李命。”
“李命仙人,咱是朱元璋,咱有事要與你……”
李命打斷他的話,目光閃爍,道:“你叫朱元璋,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嗎?”
朱元璋得意地點點頭。
李命的目光動容,在他眼中,老爺子應該是個饑民。
換誰都不可能想到,衣服到處都是補丁,洗得發白,營養不良的人會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
史書記載,朱元璋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在家裡排第四,家族兄弟排第八,因此又叫朱重八。
至正三年,濠州發生旱災。
次年春天又發生了嚴重的蝗災和瘟疫。
不到半個月,朱元璋的父親,大哥以及母親先後去世。
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家裡又沒錢買棺材,甚至連塊埋葬親人的土地也沒有,鄰居劉繼祖給了他們一塊墳地。
兄弟二人找了幾件破衣服包裹好屍體,將父母安葬在劉家的土地上。
為了活命,朱元璋與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兒被迫分開,各自逃生。
朱元璋在走投無路之下,就去投奔了皇覺寺的高彬和尚,剃度為僧做了行童。
他在寺裡每日掃地、上香、打鐘擊鼓、燒飯洗衣,還受到老和尚斥責。
不久,當地鬧饑荒,寺裡得不到施捨,住持只好打發和尚們雲遊化緣。
這樣,年僅17歲的朱元璋只好離開寺院託缽流浪。
朱元璋邊走邊乞討,於至正八年回到皇覺寺。
在這流浪的三年中,他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
接觸了各地的風土人情,見了世面,開闊了眼界,積累了社會生活經驗,這段生活對朱元璋的一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而在外雲遊的三年,也正是元末農民起義風起雲湧的時期。
朱元璋收到兒時夥伴湯和的來信,邀請他參加郭子興的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