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琪雅開口勸道:
“都別吵了,大家別忘了我們來這裡是幹什麼的···”
陳媛完全聽不進去,衝著霍琪雅就衝道:
“要你管,霍琪雅你們都是一夥的,你肯定幫著她。”
“陳媛你應該冷靜冷靜,阿雅和蘇然是好朋友,但是阿雅的話是為了我們大家,她的話也沒錯,你這樣帶著偏見的無差別攻擊,只會讓你變得更堪。
你因為誰能站在這裡不重要,你應該記得在MIT時我們遇見的那位謝國舒學長吧······”
謝國舒,曾經是常州大學材料學院往屆畢業生。
因為家庭因素等原因,他沒有辦法繼續讀研,又是一個不善言辭的人,所以在畢業找工作的面試當中屢屢碰壁。
就在他快要淪為無業遊民的時候,收到了一封來自美國的郵件。
郵件的發出者,是他在參加波士頓遊學專案時結識的一位教授。
教授對他遊學時的優秀表現印象十分深刻。
在得知他的境遇之後,教授邀請他前往美國進行碩博連讀,並資助他兩萬四千元美金的生活費。
就這樣,一個家境清貧,此前從未奢望過出國深造的中國寒門學子,成了美國麻省一位大學教授的得力助手。
現在兩年過後,謝學長已經表現出了他的才華。
他設計的電子線路已經取得了專利,被美國排名靠前的電子廠家採納並應用到了產品中。
在給她們這些華夏學子做分享會時,臺上那個風趣幽默侃侃而談的謝學長。
她們很難想象出謝學長在兩年之前還是一個落魄自卑,一無所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