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這句話,王朝陽向自己老爹的方向看了一眼,他算是明白了。
這一世的老爹,不再是前一世那樣的得過且過了,如今的他已經不再滿足於當一個二道販子了。
如今的王震想要的更多。
天他想要趁火打劫,把毛熊國的那些汽車機床和汽車生產線都買回來,轉移到北三省來。
只要這群毛子敢賣,那麼王震就敢全部接盤。
反正大家都已經說清楚了,一切交易的前提都是以物易物。
毛熊國那邊的環境惡劣,路面不好,所以他們本土生產的汽車都是以實用形為主的,每一款汽車都可謂是皮實耐用。
但毛熊國生產的汽車,劣勢也同樣不小,他們對於民用工業並不重視,汽車製造技術落後於歐洲,而且外觀內飾設計都毫無美感、豪華可言,每一輛出廠的汽車品控都很差。
但這都無所謂,在90年代初期,甚至是三十年後的華夏,汽車只要耐用,那就完全不愁銷量。
而且,毛熊國的汽車產業,其實也是有過輝煌過往的。
以他們的國民品牌拉達為例,當年在西歐的各大國家,比如意帶利、發國、漂亮國等,都是有著十分可觀的銷量的,而且在70年代的時候,毛熊國的汽車製造技術,是完全不輸於大眾和雪鐵龍等歐洲品牌的。
不過,自打進入到了80年代之後,毛熊國的汽車製造行業就一落千丈了,一方面的原因是二戰帶來的影響已經幾乎消除了,人們的消費水平和對生活質量的要求都提高了。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毛熊國受限於國際形勢,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軍備競賽當中,汽車製造領域在將近十年的時間內幾乎沒有進步,而國際上的其他品牌都在瘋狂掠奪市場,技術飛速迭代發展,因此,毛熊國的汽車業開始逐步落後於時代。
但這並不能否定毛熊國的汽車製造,也不能說在90年代,他們的技術就毫無用處。
結合著目前華夏的情況而言,國內現在連一臺自主設計、製造的發動機都無法生產,如今這次收購機會,其實是最好的一次技術積累。
王朝陽不漏痕跡的看了老爹一眼,他知道老爹如今的目標,他想成為一名真正的企業家,而且是為國家能夠做出貢獻的人民企業家。
但是,在這個年代,想要建立一家民營的汽車企業,其難度一點都不小於建立朝陽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