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伯爵的試探,若是探出了安東尼奧的底子,的確不足以抗衡一位老牌巔峰,談判桌上必然會得寸進尺。
不過,安東尼奧身經百戰,尤其是不久之前,還跟喬治亞迪·哈德良惡戰一場,雖然是跟克雷託斯聯手,但卻積累的豐富了經驗,反而讓兩位老資格的巔峰聖階刮目相看。
四國會議上,法爾斯其實是佔了相當上風的!
主要就是,四國聯軍被喬治亞迪·哈德良擊敗,但夏洛特卻偷襲黑凰城,一舉拿下了黑凰王朝十二個核心直轄郡的十一處,還正面“擊退”了喬治亞迪·哈德良。
這讓夏洛特的名聲,變得非常奇特,人人都知道他還不是聖階,但各國貴族卻都預設了,他算是舊大陸的名將,而且還是排名靠前的角色。
除此之外,安東尼奧的崛起,突破二十四階,也讓法爾斯多了一枚重磅籌碼。
拜羅恩雖然勸說了康斯坦丁伯爵投靠,但他畢竟是外來者,拜羅恩上下並不放心,而且他最近剛剛被喬治亞迪·哈德良擊敗,這場決鬥,對這位前黑凰第一強者的名聲,打擊是非常大的。
蘭馬洛克伯爵提議公平瓜分十二個直轄區,根本就不夠理直氣壯。
其他兩家帝國,也各有打算,對蘭馬洛克伯爵的支援力度,非常的曖昧。
在布列塔尼皇帝登基的時候,沒有出過任何力的達達尼昂伯爵,在這次的會議中展露了圓熟的外交手腕,縱橫聯合,成果斐然。
就在談判陷入僵持,蘭馬洛克伯爵覺察到了自己的短板,終於不再堅持,發了一封文書,請了英格利瑪的外交大臣,另外的一位蘇玫伯爵趕來黑凰城,把參加會議的主力,讓給了專業人士。
拜羅恩在英格利瑪的外交大臣,另外的那一位蘇玫伯爵趕來之後,也把國內的外加大臣叫來,倒是獅心王朝不為所動,仍舊以伯倫希爾皇太子為主。
兩位外交大臣趕到了黑凰城,倒是讓談判推進的速度變快了。
其實四大帝國聯合,瓜分黑凰,主要就是戰爭持續了這麼久,法爾斯和拜羅恩的經濟都支撐不下去了,英格利瑪稍微好一點,所以談判桌上,姿態也就高一點。
獅心王朝之前就沒有參戰,後期雖然參加的四國聯軍,但投入的資源並不算多,甚至在面對喬治亞迪·哈德良的那次突襲的時候,獅心王朝的軍隊還有意避讓了,在四國之中損失最小,所以伯倫希爾皇太子的態度最為溫和。
在各方代表緊張極烈的十幾天爭吵後,終於有了突破性的進展,法爾斯拿走了黑凰十二個核心直轄郡的九處,另外三處分給其餘三大帝國。
黑凰其餘的領土,以實際佔領區為依據,但支援各國互相交換土地,避免出現“飛地”。
法爾斯在其餘的國土上做出了讓步,布列塔尼皇帝甚至還出面邀請,伯倫希爾皇太子訪問斯特拉斯堡,並且跟獅心王朝達成了一個密約。
很快英格利瑪也宣佈了,贊同新方案,但希望法爾斯能夠補償一筆軍費,布列塔尼皇帝打聽了這個要求。
拜羅恩其實並不吃虧,梅蘇女大公佔據了北境,北境的面積幾乎是黑凰王朝的一半以上,只不過梅蘇女大公雖然名義上是拜羅恩人,但獨立性實在太強了。
但在三個國家都打算停止爭吵的情況下,拜羅恩也只能盡力爭取了一筆好處,同意的最新方案。
很快四大帝國的代表,三位外交大臣和獅心王朝的皇帝太伯倫希爾,就在多爾瑪巴赫切號上,簽訂了四國盟約,四國國土界定協議等一系列重要檔案,徹底把黑凰王朝給瓜分了。
雖然此時,四國聯軍還未徹底佔據黑凰王朝的全境,很多地方,還有反抗勢力,但那對四國來說,已經不重要了。
瓜分黑凰王朝,吞下這個曾經的帝國,會讓參與戰爭的法爾斯,拜羅恩,英格利瑪緩過一口元氣,也會讓獅心王朝蓬勃發展,國力蒸蒸日上。
在四國同盟達成之後,布列塔尼皇帝就在多爾瑪巴赫切號上,宣佈了晉升夏洛特為夏洛特·梅克倫公爵,並且按照約定,把夏洛特佔據的黑凰國土,以及原南瑟拉夫領都劃歸了梅克倫公爵領。
夏洛特·梅克倫從此,在歷史的舞臺上,正式擁有了貴賓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