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召喚之天下歸一> 第六百四十一章:慕容恪兵進弘農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四十一章:慕容恪兵進弘農郡 (2 / 2)

百里進轉身看了一眼這個最小的兒子,他一生只有三個兒子,長子前兩年病逝了,次子在河東郡當郡守,就在家中的就只有這個小兒子了。

“不好說,現在只能看武安君了,如果武安君都不能擊退鄧軍,那大秦也時日無多了!”說罷,百里進便杵著柺杖,一拐一拐的走進內堂。

百里無蘇聽完父親的話,雙眼無神,嘴裡喃喃道:“武安君,武安君白騏!”

很顯然,現在無論是秦帝嬴莊,還是秦國朝堂上的一眾文武,都將最後的希望放在了白騏的身上了。

天統五年,四月初五日,慕容恪率領十萬大軍繞過太華山,攻克華陽城,進入華陽城之後,慕容恪便派出所有斥候去弘農郡各城偵查,為的就是摸清函谷關秦軍的糧草都囤積在哪裡。

三日之後,也就是天統五年。四月初八日,所有的斥候都將探查到的情報回報回來,負責情報的金吾衛軍師凌敬總結和分析完之後,便前往中軍大帳,嚮慕容恪彙報,而此時,一眾大將、軍師也來到了中軍大帳中。

“啟稟大將軍,據探子回報,函谷關秦軍的糧草大部分都囤積在距離函谷關最近的新安城,不過新安城城池不大,所以還有一部分囤積在弘農郡治所弘農城中,但是數量並不多。”凌敬說道。

“也就是說函谷關秦軍的屯糧之地,主要是在新安城了?”慕容恪皺著眉頭說道。

凌敬點了點頭,這是,一旁的戲志才說道:“大將軍,如果真是這樣,恐怕想要斷函谷關的糧道有些麻煩啊,而今我軍才剛剛拿下華陽城,想要攻打新安城,還有湖縣、弘農、黽池等城需要攻克,雖然這幾做城池,對我軍來說,難度並不大,但是也是需要時間的,而恐怕過不了幾日,函谷關的嬴淮就會知道我軍攻打弘農郡的訊息,介時他肯定會提前將新安城的糧草轉移的。”

能不能奪取秦軍的糧草,對夾攻函谷關的影響很大的,如果秦軍沒有了糧草,鄧軍完全可以圍而不攻,使秦軍陷入斷糧的危機,這樣一來,鄧軍就可以用比較小的代價,拿下這座關中雄關了,但是如果不能奪取秦軍糧草,讓秦軍順利轉移糧草之函谷關,那攻打函谷關的難度就會大大增加,雖然也可以圍而不攻,但是需要的時間太長了,到那時候,恐怕趙軍早就結束了北疆戰事,大舉南下了。

慕容恪想了想,嘆了一口氣,說道:“事已至此,也別無他法了,到時候,恐怕要猛攻函谷關可,幸好,函谷關內的秦軍並不比長安城多,而我軍哥薛仁貴大將軍麾下的兵馬,想要拿下,也不難,只不過損失會大些而已。”

其實也並不是沒有辦法的,如果想要在秦軍之前拿下新安城,那就只能派遣騎兵奔襲新安城,以騎兵的速度,從華陽奔襲新安,三日之內就可以到了,但是問題是,慕容恪麾下並沒有成編制的騎兵啊,慕容恪麾下的三衛精銳,永寧衛、金吾衛常年鎮守南方,就算有騎兵,一衛也只有幾百人,而張飛的天寧衛可能會多一點,但是也多不了多少啊,也就是說,全軍的騎兵加起來才一千多點,想要奔襲新安,不是不可以,但是難度太大的,就算到了新安,只要新安城將城門一關上,那這些騎兵就只能望城興嘆了,而且函谷關的嬴淮也不會坐視鄧軍攻打新安城的,那點騎兵,面對秦軍鐵騎,還不夠塞牙縫呢。

“什麼?慕容恪衝函谷關來了?”與此同時,身處函谷關的嬴淮也見到了長安派來的使者了,知道了慕容恪在攻破藍田穀大營之後,並沒有進軍長安,而是直奔弘農郡,目的就是要攻打函谷關,頓時大驚失色。

使者點了點頭,說道:“是的,嬴將軍,在卑職離開長安的時候,武安君就讓卑職轉告將軍,說卑職到達函谷關的時候,鄧軍恐怕已經拿下了華陽城了,讓將軍早做準備,另外,武安君還讓卑職轉告將軍,他已經請陛下派人去晉陽城,請趙軍南下了,請將軍務必要守住函谷關。”

“守住函谷關?怎麼守啊?現在東邊有幾十萬鄧軍,現在你又告訴本將,西邊還有十萬鄧軍在來的路上,函谷關才多少兵馬?只有三萬人啊,怎麼守?”聽到白騏讓自己務必要守住函谷關,嬴淮頓時就失態了,沒辦法,這種難度太大了。

“將軍,慎言!”這時,一旁的副將沈知見嬴淮已經有些失態了,連忙阻止嬴淮。

嬴淮也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態了,於是穩了穩心神,對使者說道:“你回去告訴武安君,就說本將心中有數,讓他放心,另外,將函谷關的情況一五一十的告知朝廷,就說務必要請的趙軍南下,不然大秦危矣。”

“喏!”使者應了一聲,便離開了。

使者離開了,嬴淮一臉落寞的對眾人說道:“諸位,現在這種情形,如之奈何啊?”

眾人聞言,皆低頭不語,是啊,太難了,本來面對薛仁貴的大軍,函谷關已經很艱難了,現在又有十萬鄧軍在來的路上,怎麼打啊?

沈知見狀,開口說道:“將軍,如今我軍有兩件事是當務之急的。”

“沈將軍請說!”嬴淮問道。

“首先,弘農郡的守備力量非常薄弱,根本擋不住鄧軍的,所以我們要將囤積在新安城的糧草全部轉移至函谷關,以免出現斷糧的危機,其二,現在能夠幫助我大秦守住函谷關的就只有趙軍,但是趙軍南下也是需要時間的,所以我們必須抽調一支兵馬前去阻擋東進的鄧軍,為趙軍南下爭取時間,也避免函谷關過早的陷入兩面受敵的情形!”沈知說道。

“沒錯,沈將軍說得對!”說罷,嬴淮便走到輿圖前,仔細分析之後,指著黽池城說道:“趙軍南下需要時間,而我軍轉移新安城的糧草也需要時間,所以我們必須派出一支兵馬去黽池,阻撓鄧軍進軍的速度,不知哪位將軍願意前往呢?”

說罷,嬴淮環視四周眾人,不等嬴淮繼續說話,沈知便站出來說道:“將軍,末將願往!”這個時候,能夠獨當一面,率領一路兵馬獨擋十萬鄧軍的,嬴淮就只有沈知了。

嬴淮看著主動請纓的沈知,有些不忍,畢竟沈知是秦國年輕一代中,除了白騏,最出眾的將領了,不到萬不得已,嬴淮真的不想讓沈知去執行這麼九死一生的任務,可是嬴淮也知道,這個時候,除了沈知,沒有更好的人選了。

於是點了點頭,說道:“好,既然如此,那就請沈將軍率軍駐守黽池,函谷關兵力有限,本將會抽調八千精銳給你,另外,新安城還有三千兵馬,你帶走兩千,一共一萬兵馬,無論如何都要擋住鄧軍,直到趙軍南下!”

“喏!”沈知應了一聲,一萬兵馬駐守黽池,抵擋十萬大軍,著實少了一點,但是沈知也清楚函谷關現在的情況,能夠抽出八千兵馬已經很不容易了,如果抽調過多,恐怕不等黽池出問題,函谷關就率先保不住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